2023年10月5日
灰犀牛圖像給人的預警,是要重視已顯露的風險,及時和有效防範、減低或消除危機,避免灰犀牛「野性狂發」時承受過大的衝擊力。這恰如中華歷史經典《易經.既濟》言:「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灰犀牛圖像 關乎三因素
歐洲的地緣政治,早出現灰犀牛圖像。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事的「漸變」,隨着時間積聚和兵員再調度而醞釀新的「突變」,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將有「再出發」,烏戰場或有更酷烈的變化,烏面對的危機加大。
灰犀牛風險的增大,關乎三種重要因素。
一,普京再徵召瓦格納(Wagner Group),重返烏克蘭戰場;
二,美國和東歐的選情變化,影響對烏克蘭的政策和軍援操作;
三,烏與東歐的「茶杯裏風波」。
本文述評俄烏戰事新變化,略析以上三種因素。
瓦格納復活 流氓無產者
9月29日,普京下命令再次徵召僱傭兵瓦格納,出戰烏戰場第一線,僱傭兵被稱為民兵、志願部隊。
繼「克宮大廚」普里高津統領瓦格納的特羅舍夫,被指定為民兵的總指揮,他是俄退役上校,富作戰經驗。
普京也在最近下達義務兵徵伍令,18—27歲青年必須服役至少一年。俄的財政預算,則增加2024年國防開支近七成。
在9月30日「統一」烏東四地的「慶祝」大會,普京「祝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及扎波羅熱、赫爾松州與俄「統一」。稱一年前的今天,「簽署接納四個新聯邦主體加入俄……與祖國在一起」。
普京的傍友、國安委副主席(主席普京)梅德韋杰夫附和「俄統論」,稱「特別軍事行動將一直持續」,直到摧毀基輔政權,「俄羅斯境內將有更多的新地區」。
普京在9月底的一系列部署,意味其「特別軍事行動」將持續和擴大,並更多地利用瓦格納的「剩餘價值」。
瓦格納僱傭兵實係黑色軍團,帶有共運史讚賞的流氓無產者「特色」,例如「革命勇敢性」。馬克思的著作提到流氓無產者,具有好勇鬥狠的暴力性和反民主性。這是普京利用的「剩餘價值」之一。
關於瓦格納與流氓無產者的「類似性」,本欄8月31日文〈從女皇兩普傳奇 到黑色軍團空難〉已有分析,此處不贅。
瓦格納6月兵變、普里高津8.23空難之後,普京並未解散暫居白羅斯的黑色軍團,是因為侵烏兵力動員不易,新入伍者大都缺乏軍訓和作戰經驗,在戰場的折損快、數量多,而瓦格納的實戰經驗多,在侵烏初期的戰場勇猛、兇狠。
多國譴責瓦格納的殘暴,英內政大臣布瑞弗曼稱瓦格納「是暴力、四處破壞的組織,是普京在俄羅斯海外的軍事工具」(法新社2023.9.6)。多國把瓦格納與阿蓋達等同列為國際恐怖組織,聯合國更早譴責瓦格納的暴力肆虐。
斯洛伐克變 菲佐拒援烏
瓦格納回到侵烏戰場,烏特別是烏東地區和首都基輔,將面對更艱難的戰鬥,「你死我活」的殘暴場景會更多,平民受害的程度亦可能加重。
美國和東歐一些國家選情的新變化,也增加了援烏的阻力。
9月底,美國國會辯論財政撥款,幾乎使公共財政「停擺」,後雖通過短期撥款法案,在11月中旬之前不致「無糧出」,卻刪去了已承諾的一筆援烏撥款。隨着2024年總統競選白熱化、共和黨壓力和影響下,美政界對援烏的厭倦會加劇,使民主黨政府的援烏面對更大障礙。
東歐(或稱中歐)一些國家的選情,則有「左升右落」的趨勢。斯洛伐克政府9月底換屆選舉,左翼、親俄的方向-社會民主黨的菲佐勝出,將組織新的聯合政府,並調整對烏政策。
菲佐出身於蘇東波(1989—1993)前的斯洛伐克共產黨,在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成兩個獨立主權國家後,曾當選斯洛伐克總理。他重新上台前,抨擊政府的對烏政策,聲稱如當選會停止軍援,改變親西方的外交取向。菲佐的再執政,使歐洲親俄勢力略增強。長期在匈牙利任總理的歐爾班、在土耳其當總統的埃爾多安,一直被稱為親俄政客、普京好友。
波烏吵起來 茶杯裏風波
烏克蘭與波蘭的關係由親密轉為緊張,也是不利於烏的新因素,但潛在的危機不算大,或可稱為「茶杯裏風波」。
緊張源自波蘭禁止烏克蘭穀物在波境內銷售,以免影響農民種植穀物的收入。禁令與2024年大選有關,執政的右翼政黨法律正義黨對俄持強硬取態,但擔心農民因穀物事積怨而失去選票、動搖執政地位。
波、匈和羅馬尼亞等國的穀物禁令,是俄關閉黑海運輸線後衍生的。在禁令下,烏可借道往西歐運穀物售賣,而不能將中轉站變成商品市場。在中轉站售賣,價格低於本地約二成,農民損失不輕,各國不能不顧及他們的利益。
烏總統澤連斯基竟激動,要求世貿處置此「貿易保護主義」之例,又在聯合國特別大會的演講中影射抨擊波蘭等國,表面支持烏實際卻與俄一起施壓。這是烏「錯誤的一步」。
莫拉茨維基總理公開表示,烏不應忘記波一貫援烏抗俄,今後不會有新的軍用物資援助。
從俄侵烏以來,波一直十分熱心協助烏,裝備的支援最快也慷慨,烏的非理性嘲諷傷了感情。澤連斯基的「補救動作」雖略緩和兩方關係的緊張,但風波激起,一時難以平靜下來。
歐外長聚會 釋風雨同舟
對於波烏爭吵,歐盟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於10月2日在基輔舉行27成員國外長會議。
這是被稱為「里程碑」的一次會議。各國外長既表達對美國兩黨爭端的關注、對歐盟持續援烏的意向,釋放「風雨同舟」的大團結符號;也商討援烏的具體部署,給烏一顆「定心丸」。
歐盟已表示,在2024年度內續援烏近53億美元。在外長會議之前,德、法防長有基輔之行,稱打算與烏合作在其境內建軍工廠,以適應其軍火需求。
北三核連結 三戰風險增
二戰後約70年的和平,在2014年俄侵吞克里米亞後消失。當今,和談停戰是全球祈求和平者的願望;但是,普京毫無止戰的意向,仍在俄帝國夢的亢奮中,將不惜代價持續侵烏行動。
俄、朝和白羅斯近期更有「北三核大連結」之勢,俄、朝的核恫嚇正加劇,白成為俄戰術核武「寄存處」,又增添對全球核恫嚇的不安。
美、歐盟或北約的援烏抗俄,已是「騎虎難下」之勢。儘管烏抗俄戰場的進展緩滯(因俄布地雷太多、防線難突破)、一些國家有厭戰陰影,援烏者仍須堅持下去,戰局將長期僵持,三戰甚至核戰的風險正加大。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