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3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黑客香港自由行 政府應防第三波

特區政府近年經常高舉國家安全旗幟,相關範疇除了我們熟悉的政治和社會安全外,還有金融、網絡、數據、糧食以至科技等共20個重點領域。然而,香港近日在網絡方面明顯出現國安隱憂,數碼港和消費者委員會先後被黑客盜取資料勒索,市民難免懷疑公營機構的網絡保安為何如此弱不禁風。

被黑客入侵7小時後,消委會周五召開記者會公布詳情,最肯定的兩句話就是向市民道歉,以及不會向黑客交贖金,惟該會至今尚未確認被盜數據內容,只能估計涉及員工的身份證號碼及住址、8000名《選擇》月刊訂戶的信用卡和投訴人資料等。

本月中剛發生數碼港多達400GB資料被黑客盜取兼「撕票」(放到暗網免費下載)事件,如今又輪到消委會遭殃,猶如為香港網絡安全連敲兩次警鐘。據悉,特首李家超周五啟程前往浙江杭州出席星期六舉行的亞運開幕式前,已指示相關部門盡快處理,所以周五除了消委會主動會見傳媒,下午亦有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開記者會,解釋當局網絡保安措施是否足夠;之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現身,建議機構加強資料保安。

有添馬中人表示,以特區政府的網絡系統能力,官方網站應可抵擋得住黑客來犯,但其他公營機構則難以保證,不排除像數碼港和消委會失守的例子陸續有來。

那麼既然政府網站能抵禦黑客入侵,為何其他公營機構卻不堪一擊?據政府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當局所用的網絡安全系統規格遠高於一般公營機構,現正探討能否把「保護罩」伸延到其他公營部門,需要時間處理。短期內,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僅能向公營機構提供指引,提升員工網絡安全意識,例如小心來歷不明的電郵,避免「網絡釣魚」,以及小心保管電腦密碼等。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完全確保網絡安全滴水不漏談何容易,況且不法之徒從來取易不取難,政府亡羊補牢為公營機構提升網絡安全級別無可厚非,惟黑客可能又會尋找其他弱點發動攻擊。另一方面,政府拒絕交贖金的立場堅定,黑客得手後「撕票」亦勢必成為常態。長此下去,公眾有朝一日或會覺得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不再可靠,為個人私隱安全計寧願拒絕提供資料,屆時政府要推動官民合作或增強互信,便更顯得老鼠拉龜。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