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
在社會生態的紀錄屏幕,一個個「荒謬」圖像的疊印,令人對道德的淪亡、狼性的囂張有百般無奈之感;疊印的持續,是「荒謬」的常態化,平添人們困惑。
電詐斂財多 數十億美元
詐騙,原是流氓無產者的江湖小技,如今竟成為大規模的「產業」,其中的電訊網絡詐騙(下稱電詐),成為脫貧和富起來的「快車道」。這種「產業」成本低、斂財多,即使在瘟疫肆虐、百業蕭條的非常時段,亦獲利甚豐。這是「荒謬」積聚出來的「奇蹟」。
電詐起源於台灣,傳播於福建和香港,擴散到長江、黃河南北,再轉移到東盟10國。這是華人吃華人的「吸血模式」,是全球華人蒙羞的社會現象,已引起聯合國和許多國家關注。聯合國近日發表報告,稱東南亞數十萬人從事電詐【表,1項】,經營者每年斂財數十億美元。
電詐案持續上升,升幅甚高。2022年9月,中方最高法院刑三庭發布電詐案數據:2017至2022年,共審結10.3萬宗、22.3萬人判刑;每年上升度:2018年71%、2019年25%、2020年40%,2021年則下降17%(財新網2022.9.7)。
電詐斂財快。2021年經官方止付的涉案金額,超過3200億元人民幣,勸回的涉案者21萬人(澎湃網2023.8.17)。
最近新加坡18億坡元(約100億港元)洗錢案及香港涉約10億港元網上理財騙案,是上述推斷的一個「註腳」。
中柬緬合作 剿電詐黑幫
電詐已成為亞洲的黑色毒瘤。中方與東盟正強化合作,9月16日「中柬聯合公報」提出「深化兩國國家及地方警察在打擊跨境賭博、電訊詐騙等執法領域的務實合作和能力建設」(澎湃網2023.9.16)。
緬甸軍政府與雲南地方當局也有清剿電詐的聯合行動。9月1日,緬北佤邦「中央事務執委會」發表文件《關於打擊和整治電訊詐騙犯罪的通知》(中執委字[2023]15號),聲稱「對電訊詐騙、綁架和販賣人口、敲詐勒索等犯罪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佤邦……部隊、地方公務人員一律不得包庇和參與電訊詐騙等系列犯罪活動。嚴禁……提供保護」(澎湃網2023.9.6)。
8月,中緬泰老(撾)的清邁(泰)會談決定增強聯合行動整治電詐。會談公報稱,當前本地區詐騙問題猖獗,對電詐「及衍生的人口販運、綁架、非法拘禁」的打擊行動達成協議。
8月底,印尼與中方也有聯合「收網行動」,在巴淡島捕獲的88個電詐嫌犯,來自北京、山東等地(財新網2023.9.1)。
電詐路線圖 台灣和福建
電詐的起源地有日本、台灣兩說,以後說為多。1980年代後期、1990年代初期,電詐是台灣黑幫的「新興產業」,最初靠有線電話行騙,且是江湖賣狗皮藥膏的「粗放模式」;手機流行後,電詐的裝備升級,騙術也「多樣化」。當時,有嘉義縣的黑幫頭目因斂財和洗黑錢案發,電詐案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04年前後,台警方追查電詐甚緊,一批黑幫逃往福建。藉通用閩南語(台語)的語言便利,在當地招攬電詐從業者,在泉州市「茶都」安溪縣傳授「技術」,使安溪從「算命村」變成「詐騙村」,民間流行順口溜:「10個安溪9個騙,另有1個還在鍛煉」【表,4項】。
順口溜帶有誇張成份,但安溪縣尤其是魁斗鎮確以行騙聞名。人口多耕地少,幹農活難溫飽,「靠耍嘴皮說好話能賺錢」。電詐斂財多的被視為「脫貧能人」,安溪縣也因電詐多而脫貧,2013年在全省重點整治貧困縣名單中「脫帽」。
轉移東南亞 首選柬老緬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方追緝電詐較緊,電詐黑幫轉移到東盟,密集於與邊境接壤的柬埔寨、緬甸、老撾和越南4國,也在泰國、菲律賓、印尼築黑窩,後來再擴至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
黑幫首選柬、緬、老、越,關乎地緣和語言因素(邊境地區多通華語),也與政體、貧窮有關,老、越是一黨執政的極權政體,柬是一人專權的威權政體(名為君主立憲政體),緬為軍人專政體制。集權政體下經濟落後,人均GDP(IMF,2022)在1000至4000美元之間,民生貧困,官吏貪污猖獗,最有利於黑幫賄賂找保護傘,也較易招兵買馬。
這幾年,黑幫電詐業所受壓力加大,有的轉移土耳其。
流氓無產者 狠鬥想發財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簡稱共運史),流氓無產者是很熱的術語。共運史的敍事,對流氓無產者的「勇敢」和「革命性」頗讚賞;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則對其參與政治運動有貶抑,稱具有「誰給錢就聽誰使喚」的慣性、想「發財致富」。
流氓無產者泛指遊手好閒、無事生非之徒,包括流氓、地痞、鄉村土霸、竊賊、強盜、敲詐勒索者,他們不同於街頭遊民(如乞丐、江湖賣狗皮藥膏者),其干擾、侵犯他人的行為多帶有恫嚇和暴力。
電詐業的老闆和從業者,大多數本為流氓無產者。被招聘到東盟的從業者,雖有一小部分受欺騙,但大都明知去幹「髒事兒」。到東盟之前,他們往往就在流氓群混飯。體制內傳媒透露,在緬北捕獲的貴州遵義黑幫,不少人「前科纍纍,吸毒販毒,偷盜搶劫,打人放火」,或是「黑車司機」。
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地方官吏常利用流氓無產者的「鬥爭性」,推進既定目標。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名教授郭于華分析「土改」(1950-1953)的社會分層,稱:
「土改當中,最積極、最暴力的都是些不正經的人,村民稱他們為黑皮、野鬼」,「這些人什麼都沒有,屬於流氓無產者……成了農村土改之初的積極分子。」
這些年來,不少地方官吏仍在利用流氓無產者,主攻攔截上訪、強制拆遷(關乎地方土地財政)等維穩事項。一位公共管理學教授指出:「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勾結黑惡勢力,採取諸如截訪、毆打、拘留、罰款……甚至公然在北京僱傭私人保安公司開設黑監獄等手段壓制上訪群眾」(《新華月報》2012年10月下,49頁)。
沙霸和土霸 地方保護傘
有官吏不僅利用流氓無產者幹「髒事兒」,還充當黑幫「霸業」的保護傘。據中紀委「掃黑打黑」的通報,福建查獲「沙霸」和「礦霸」的「背後腐敗和保護傘」案例,涉及莆田市、漳州市的官員;廣西梧州市也查處「沙霸」和保護傘49人(中紀委監委網站2021.10.25)。有些鄉鎮官吏如村主任是「土霸」,「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有的「以斷電、堵路等方式,威脅、恐嚇……強迫交易」。
保護傘的存在,也是各地電詐、販賣人口猖獗和毒奶粉、地溝油、假藥泛濫的主因之一。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維護糧食安全 大力發展智能農業 |
上一篇: | 商界致函特首 倡旅發局定位仿效星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