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6日

鍾誠祥

超額教師非首要關注問題

新學年剛開始,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會很緊張,因為9月中教育當局便會要求每一間津貼小學和中學「數人頭」,看看本學年的小一或中一人數,以決定明年該學校能夠開辦多少班小一或中一。隨之而來旳就是縮班殺校的討論,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會在此時提出不同的想法,以免出現超額教師。

提升班師比增教育質素

事實上,政府早已提出本港正面對適齡學童數目結構性下降的狀況,因此若我們維持現有的開班線和班師比例,超額教師出現的機率其實非常高。誠然,社會為教師培訓曾付出相當的資源,若出現超額教師的狀態,無形中便是浪費這些資源。因此,當局實在應該考慮推出一些措施,一方面避免出現超額教師,另一方面提升香港基礎教育的質素。

筆者認為提升班師比例和調整開班線都是達到以上兩個目標的可行做法,甚至是提升基礎教育質素的關鍵措施。首先,班師比例的調整會直接減輕每位教師的課擔。

舉例而言,現時津貼學校的常額班師比例為每班1.7名,一間24班的學校,便會有約41名常額教師。假設這24班學生每星期上課5天,每天上課8節,一星期學校的總節數便是960節,若如上每星期多一節班主任課時間,每星期的總教節便會變成984節,即每位常額教師每星期的平均課擔是24節。

倘若我們把班師比提升約12%至每班1.9名教師,24班的學校便可以配置約46名教師,每名教師平均每星期的課擔便可減至約21.4節。換句話說,每名教師每星期便可增加約2.6節空堂,以每節課時35至40分鐘計算,每周的額外空堂時間會是約91分鐘至104分鐘。這個時間已足夠教師應付1至2個會議,對教師來說已經很好用。

這樣做除了可以在學生人數不變的前提下增加教席外,也是有其實際的需要。要知道班師比例在過去多年沒有多大調整,但是隨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教學法應運而生。反轉課堂和策略以及更多的師生與生生互動,以至多媒體的教材,使教師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備課和進行學生評估。如果我們不設法減少教師的平均課擔,教師便需要在非辦公時間處理這些工作。這個還未計算教師需要承擔愈來愈繁重的行政工作,這樣教師還有沒有時間成為學生的同行者,關顧他們的個別需要嗎?

吸內地生為教師帶來挑戰

減低開班線也是其中一個避免出現超額教師之餘,又可提升教學質素的方法。如果我們能夠把每班的最低人數調低,並維持每班人數的上限,就可以在減輕縮班壓力的前提下,維持學生入讀較受歡迎的學校的機會。試想想如果把學校開設3班的開班線由51名學生減至46人,每班學生的數目便會由約17人減少至15人,這樣將更有利教師獲得空間去回應個別學生的需要。這樣做將有利一些取錄能力稍遜和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學校。要知道,教師往往需要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回應這類學生的需要,減少這些學校的每班人數,將更有利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關係建立。

有人曾提出讓內地學生來港就讀小學或中學,這樣做對政府和教育界來說似乎是一個雙贏方案,因為這些外來學生將需要承擔在官津學校就讀的學費,但政府又毋須為他們付出額外的資源。同時,增加的生源又會紓緩現行機制下縮班殺校的壓力。但是筆者認為這樣做只能起着保護教育界同工的作用,卻無助於提升基礎教育的質素,因每名教師的課擔並無減少,但分給每名學生的時間卻進一步減少。這對於教師來說是一大挑戰。對學生需言,這又是否最好的做法呢?

筆者認為香港需要處理的並非超額教師的問題,而是如何提升基礎教育質素。我們的學生需要教師更多的關顧,教師也需要更多時間按照最新的教學法備課,而且教師也需要合理的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盼望社會能夠關注新一代的需要,有共識地推動政府增加基礎教育資源,成就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獲得更多來自教師的關注和個別照顧。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