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6日

鍾誠祥

把握契機落實小班教學

最近多間小學傳出下一學年被迫停開小一的消息,象徵着小學學界正面臨新一波的殺校潮。隨着香港的出生率近年持續在低位徘徊,移居香港的適齡學童數目減少以及不少家庭移居海外,估計若政府不就「開班線」、即小學每班學生最低人數作出任何調整,「殺校潮」只會愈演愈烈。這樣一來,勢將有更多學校被迫停辦或與其他學校合併。

若學校被迫停辦或與其他學校合併,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學生。小學學位分配的基本原則,是希望學童能夠在住所附近接受小學教育,讓學童免受舟車勞頓之苦。如果某所學校因收生不足而需要停辦,學童在區內便少了選擇。

較早前長洲一間小學面臨被迫停收小一學生便是一個好例子。倘若最終這所學校未能成功獲批以其他方式營辦小一,長洲的莘莘學子便少了一間小學選擇,難道政府要剝奪長洲家長的選擇權?還是強迫長洲的孩子長途跋涉到市區的小學上課?試問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理想的狀況嗎?

如果辦學團體選擇以學校合併的方式回應「殺校」的風險,學生仍然會是被犧牲的一群。較早前一個辦學團體把一間位於杏花邨的小學與另一間位於柴灣的小學合併,意味着部分孩子需要經過更長的路程才能順利上學,而未能在毗鄰住所的學校就學。中學的學校合併安排更令人咋舌,一間位於南區的中學竟然要與一間位於東涌的中學合併,雖然校方承諾會安排交通接載南區學生到東涌上學,但是這真的對學生有好處嗎?

更令人不解的,是教育當局竟然高度推崇這樣的合併安排,還呼籲其他辦學團體借鑑。究竟面對着適齡學童數目下降的趨勢,難道就只有殺校或促成學校合併一途?

多年來教育界一直倡議在中小學減少每班人數,推行小班教學,惟政府經常搬出海外研究指小班教學未有明顯提升教學成果而拒絕落實有關建議。但是隨着教育法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關注度提高,筆者認為香港絕對有需要重新考慮容許部分學校進一步減低每班人數,推行小班教學。

首先,隨着教學法的不斷發展,「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在課堂上的重要性愈來愈高。倘若班級的規模較大,教師能夠花在每一個學習小組的時間會較少,這樣將使部分學生,特別是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難以有效地參與課堂內的互動,結果使他們的學習成果變得很有限。如果每一班的人數可以降低,教師花在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平均時間會提高,有助於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使他們有機會取得更理想的學習成果。

另一個筆者主張落實降低每班人數的理由是,現時不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其家長,不時都反映他們在課堂上獲得的支援並不足夠。我們總不能花無限的資源為這些學生提供全時間的抽離式教學,加上全程使用抽離式教學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非一件好事,那麼這些學生便需要參與一般的課堂。不少教師都反映,其實只要班上有一兩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課堂運作和班級經營便已出現相當大的挑戰。如果我們有機會把每班人數降低,教師便會更有空間把足夠時間和心力花在那些有需要的同學身上,更有效地穩定班級經營。

筆者認為政府可以放寬學校每班人數的最低數目限制,把數目訂在每班20人甚至以下,同時維持現時的每班人數上限,使某些較受歡迎的學校學額不致大幅減少。這樣每間官津學校便有空間按照自己的校情,向教育局申請採用不同的班級規模,以便為學童提供較佳的學習環境。對家長而言,不同學校存在班級規模的差異,可以幫助家長為子女作出最適切的選擇。

新一波的「殺校潮」似乎將會成為一個持續的結構性問題,政府實在應該以學生福祉為最優先的出發點,積極考慮趁此良機重新檢視合適的班級規模,以及放寬不同學校按照校情制訂不同班級規模的彈性。筆者盼望這些舉措能完善我們下一代的學習環境,為未來的香港社會培養更優秀的人力資源。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