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
香港電影金像獎各項殊榮昨晚名花有主,對於獲獎的台前幕後人員,市民大眾或有不同評價。筆者聽聞,政府內部近日也為頒獎問題而「煩惱」,除了原有的不同公務員獎項,連同去年《施政報告》宣布增設的「行政長官表揚榜」,究竟該怎樣釐定甄選準則、決定不同優秀公僕獲得哪些獎項,實在考起特區政府高層。
現時涉及公帑開支的獎勵公僕計劃,隨口說便有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長期優良服務旅行獎勵,以至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等。此外也有不涉納稅人金錢的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和嘉獎信計劃等。這些獎項各有不同性質,譬如嘉許狀每年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代表政府表揚工作表現優良的公僕,名額100個。旅行獎勵計劃以實報實銷形式發放獎勵金額,嘉許長期服務而表現優良的現職公務員,每27名符合服務年資規定的人員有一個名額。至於服務獎勵計劃每兩至三年舉辦一次;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則隨每年授勳名單公布。
為強化賞罰制度,去年《施政報告》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從今年開始定期公開表揚優秀、並具示範作用的團隊或人員。及後當局進一步交代,「表揚榜」於今年第二季開始每3至6個月公布,上榜者須能帶領機構文化革新,或者克服艱難完成「不可能」任務,換言之這個「表揚榜」將於短期內出爐。
有添馬中人向筆者坦言,政府內部有不少人值得獲提名角逐,惟獎項琳琅滿目,到底表現優秀的公僕該得什麼獎,實在令人費煞思量。然而,該添馬中人亦說,同事表現好、獲嘉許乃開心事,所以「得哪些獎才好」是「開心的煩惱」。
另一添馬中人對此說法頗有同感,他透露保安局是登上首個「行政長官表揚榜」的大熱政策局,事關疫情期間該局在跨部門協作方面表現不俗,加上早前派員到土耳其參與地震救援工作,理應得到肯定。
賞罰分明能提高士氣,有助推動良政善治。目前各項獎勵有不同對象和目標,如何分配得宜,從而達致「激勵得獎者士氣、鼓勵未獲獎者加把勁」,又不至於令同僚感覺「分豬肉」,無疑是特區主事者須花心神思考的議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地緣政治當前 個人應當如何自處? |
上一篇: | 華府屢洩機密 擾亂國際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