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
印度有望在中期內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她擁有最多(且仍在增長)的人口,人均GDP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其生產力具備巨大提升空間。此外,該國的軍事和地緣政治重要性只會有增無減。而且作為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其文化多樣性將催生與美英兩國相媲美的軟實力。這須歸功於印度總理莫迪實施的諸多政策,例如通過去貨幣化、大規模稅改、斥巨額投資基建及科技教育、推進製造業發展,使其在科技和IT領域上具有比較優勢,加上定制化福利體系,使得印度經濟在遭遇新冠疫情下滑後出現強勁復甦。
慎防寡頭壟斷窒礙發展
然而,這種推動印度經濟增長的模式也可能反過來制約她。影響該國發展前景的主要風險是微觀和結構性,而非宏觀或周期性的。首先,印度是由大型私人寡頭壟斷集團控制經濟的重要部分;在某些方面,這種集中經濟力量的做法對印度極其有利,在出色的金融管理之下,儘管投資率(佔GDP比重)遠低於中國,但經濟仍在快速增長,這意味着印度的投資效率更高,事實上許多印度企業集團都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可是,這一制度的陰暗面,在於這些企業集團能夠左右政策制定來為自身謀利,這產生了兩個廣泛的有害影響:一、它遏制了創新並扼殺一些關鍵行業的早期初創企業;二、它正在將政府的「印度製造」方略變成適得其反的保護主義計劃。印度正走向保護主義的進口替代和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國內生產補貼,這兩種做法都使國內產業和企業集團隔絕於全球競爭之外。
另一個問題是「印度製造」已經開始轉而支持汽車、拖拉機、機車、火車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然而,印度本應專注於自身擁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如科技和IT、人工智能、商業服務和金融技術,政策制定者應該通過建立經濟特區來培育這些充滿活力的行業。
應汲取阿達尼醜聞教訓
最後,最近圍繞阿達尼集團的一連串事件預示了一種最終可能損害印度增長的趨勢。阿達尼的快速壯大有可能是由政府傾於偏袒某些大型企業集團的體制促成的,而後者在支持政策目標的同時也從這種親密關係中受益。
有意見認為,阿達尼集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及支持了國家的政治體制,並為那些可能因受地方財政和技術官僚掣肘而無法得到資助的國家和地方項目提供資金。即使圍繞阿達尼帝國的醜聞似乎並並未延伸到企業集團之外,但這一案件確實對印度的制度健全性和全球投資者對印度的看法產生了宏觀影響。莫迪必須避免印度走上19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裙帶資本主義的老路。該國的長期成功,最終取決於她能否促進和維持具有競爭力、活力、可持續、包容和公平的增長模式。
作者英文名Nouriel Roubini,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榮譽教授,Atlas Capital Team投資資金首席經濟學家,著有《巨型威脅:危及我們未來的十大危險趨勢及其生存之道》。
Copyright : Project Syndicate, 2023.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對症下藥改善職安 職學雙軌避免錯配 |
上一篇: | 中國削減非洲投資量的政策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