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月14日

鍾誠祥

殘疾人士醫療券應予考慮

2022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落實基層醫療藍圖,其中一項措施是加強現時的長者醫療券計劃,提供額外的醫療券金額予長者作疾病預防及進行慢性疾病管理之用。此政策建議實是向正確的方向踏出了一步,但是除了長者以外,醫療券計劃實應擴展至殘疾人士群體。

首先,不少殘疾人士均是因為出現長期病患才出現殘疾的情況,例如因糖尿病而導致視力受損甚至需要截肢。因此若年齡未達65歲而患有糖尿病的殘疾人士若能受惠於醫療券的資助,將有助紓緩這些病人的經濟負擔。當這些殘疾人士有能力透過私營醫療系統進行慢性疾病的管理,將可進一步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另一方面,香港不少未達退休年齡的殘疾人士都未能獲得公開就業機會,即使幸運地找到工作,很多時都只是一些兼職工作,收入相當有限。這些殘疾人士若能受惠於綜援計劃,當然其醫療開支絕對不成問題,但是若這些殘疾人士需要依賴家人的經濟照顧,其醫療開支便會成為整個家庭的開支的其中一部分,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一項負擔。在未有醫療券的情況下,這些殘疾人士為了節省開支,只能求諸公營醫療體系,但若他們受惠於醫療券,即可轉往私營市場,達到減輕公營系統的服務壓力的效果。

還有,現時不少定期身體檢查的服務都是由私營醫療市場提供,殘疾人士因着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時都未能拿出財政資源來進行這些檢查,導致未能及早發現潛在的嚴重疾病或慢性疾病。若殘疾人士獲得醫療券計劃的支援,當可鼓勵更多殘疾人士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可能的健康問題,並予以適當的跟進。

把醫療券的支援範圍擴展至殘疾人士,也可補足現時公營醫療系統服務不足的情況。舉例來說,不少出現情緒問題或精神問題的患者都被歸類為殘疾人士,他們普遍都需要在公營系統使用相關的專業服務如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的服務,不少長期病患者也需要職業治療師或言語治療師的服務。這些服務在私營市場的收費都相當昂貴,導致病人都傾向使用公營服務,形成僧多粥少的情況。倘若醫療券可擴展至惠及殘疾人士,這些病人便可以到私營市場尋求服務而毋須長時間輪候,甚至錯過最佳的跟進時間。

事實上,香港不少適用於長者的社會福利同樣會惠及殘疾人士,例如每程2元的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又例如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傷殘津貼和高齡津貼,甚至是政府文娛康樂設施的票價優等,我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醫療券計劃不能同時讓殘疾人士受惠。誠然,殘疾人士出現慢性疾病的風險並不亞於長者,他們對定期身體檢查的需要也絕不少於長者,為什麼此群體偏偏得不到醫療券的支援?這着實令人相當費解。

擴大基層醫療券服務,以預防疾病和管理慢性疾病為主軸,的確是香港醫療服務的正確發展方向。

我們實在受夠了公營醫療系統經常大排長龍,難以增加服務範疇,事事需要求諸私營市場,付出高昂費用才能享受較好的基層醫療服務之困境。倘若政府當局着實有誠意,有承擔地跟進香港的基層醫療政策,殘疾人士醫療券這課題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使一眾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受惠。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