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發表香港青年發展藍圖【註】,裏面列出160多項行動。深入去看這份青年發展藍圖,其實和前特首林鄭月娥時期訂定的青年政策,沒有什麼分別。新的青年政策沒有什麼重點,青年政策裏面提出的「青年宿舍」和「青年委員自薦」,和林鄭時期提出的「三業三政」,即是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置業,並鼓勵議政、論政、參政,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真正負責全港青年人發展的應該是教育局。只要教育局做得理想,青年便不會出現發展問題。
一堆流水賬 如laundry list
2019年學生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政府沒有研究為何年輕人會出現這樣的反應,也沒有好好自我檢討。
青年發展藍圖裏面提到的所謂後2019年的處理,只是說一些寬恕的口號。怎樣寬恕?如何諒解?怎樣處理?沒有深度的分析。其實2019年應該邀請心理學家、不同類型的社會學專家學者以及專業人士進行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年輕人為何會作出這樣的反應。解鈴還需繫鈴人,政府是青年人當時針對的一個對象,政府要了解為何青年人對香港政府以及對「一國兩制」有這樣的質疑,似乎這份青年發展藍圖避重就輕,沒有處理這個問題。只列出一堆流水賬,像英文中的laundry list(洗衣單)一樣,行動有很多,但是實質結果是什麼?目標是什麼?真正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是什麼?似乎完全和2019年無關。
那麼「三業」裏面的「置業」應該是房屋局負責,為什麼又要花一大堆資源去租酒店?興建青年旅舍呢?試想當年前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的青年旅舍,到了今天一間也沒有完成開幕,工務工程如此拖拖拉拉,又如何能夠解決真正的社會問題呢?我相信社會和青年對政府最不滿的地點,就是過去20年政府喜歡做事拖拖拉拉,沒有坐言起行做實事。所以李家超上台,理論上新政府應該要破除舊習,要有新意。但似乎這份青年發展藍圖並沒有任何新意,只是延續林鄭時期的政策方向。
香港青年發展並不是設立一位青年專員這麼簡單,而是應該改革香港青年協會(https://hkfyg.org.hk/zh/主頁/)。因為香港目前的青年政策,大部分都是集中在青年協會身上。青年協會有軟件有硬件,很多青年中心遍布全港。這些青年中心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如何發生作用?在青年發展藍圖裏面沒有具體說明。另一方面,傳統左派組織例如學友社(https://hyc.org.hk/news/index.php)一直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積極的角色,應該怎樣強化它?
我相信民青局的青年政策,重點在於發展青年政治人才。所以民青局應該好好研究其他地方發展青年政治管治人才是如何進行的,並應該檢討和改革青年協會目前的角色,若果不這樣做,只是辦一大堆剪綵活動、論壇、研討會、交流會,到頭來根本並沒有根治和解決後2019年青少年對體制和建制不滿、對中國有距離感的核心問題。
青年協會必須改革推新政
國家制定《香港國安法》的目的是穩定社會,讓政府可以有空間進行改革,而不是又搞一大堆已經辦了幾十年的活動,將之重新包裝,設立一位什麼青年專員出來便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只可以把這份青年發展藍圖作為一個開始,明年《施政報告》要交出的是一份真正的藍圖。因為現在這份青年發展藍圖仍然是上一屆政府的施政藍圖,要配合二十大之後,香港需要更多青年政治人才參與政治。若果只是參與委員會,是否可以真正培養政治人才?需要怎樣的政治人才?只是善於「吹水」的政治人才?還是具備政治領袖能力、政策研究能力、政策分析能力的政治人才?政治運作是一個團隊,像足球隊一樣,有前鋒、有後衞、有教練、有軍醫,有領隊,缺一不可。而政治要運作得好,便需要有不同類型的人才。而培養這些政治人才,不是辦活動、能言善辯便可以。需要的是不同類型的青年人才去參與,才能成事。
2019年發生的事件,是一個巨大的警號,反映出過去香港青年政策的徹底失敗。而負責香港青年政策、擁有資源的青年協會竟然可以置身事外,不需要進行任何改革。這正正是這份青年發展藍圖沒有面對現實中香港青年發展的問題。
註:https://www.youthblueprint.gov.hk/tc/index.html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