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1月25日

社評 社評

特首落實KPI 審計報告不可漠視

審計署大概是香港目前比較有能力促使政府提升管治質素的監察力量,假如特首李家超真的重視公務員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應該仔細閱讀政府歷年發表的審計報告,並且以虛懷若谷的謙卑態度接納當中的衡工量值,反省失敗之處,化作成功之道。如果每年醍醐灌頂的審計報告被當作耳邊風,提升管治質素云云恐怕只會半湯不水。

最新發表的審計報告檢視政府或公營機構多項工作表現,涵蓋交通運輸、醫療服務、社會福利和工程管理等多方面。以運輸署為例,審計報告揭露署方三大毛病,包括駕駛考試沿用舊有考牌主任報到值勤安排,雖然增加人手,但市民排期考試的時間反而更長,私家車路試排期要輪候四百一十二天,比過往約半年的排期時間倍增;筆試試題庫二十年未見更新,連新訂法例禁止在駕駛時使用手提電話也沒有涵蓋;考牌主任負責監察全港逾一千五百名教車師傅的質素,應該定期或突擊巡查,但二〇一六年竟然是零巡查,二〇一八年亦僅有一次。

此外,土木工程拓展署為了配合觀塘安達臣道住宅發展,二〇〇七年就一項行人天橋工程招標,翌年批出約二十億元合約,包括平整建築地台及興建三條行人天橋,惟合約開始一年後,大幅改動工程內容,主要加建一條天橋及修改原先三條的設計,結果當局須額外多付接近十億元。

審計報告長寫長有,因為特區政府的官僚作風戒之不絕,流弊比比皆是。港珠澳大橋二〇一八年十月通車至今,香港口岸旅檢大樓五十八個出租處所約有四成空置。屯門公路監督工程失準,承建商錯誤評估若干斜坡狀況,須額外耗資二億八千萬元修正。尚有其他林林總總的紕漏,無法一一盡錄。

審計制度的原意是確保公務員不會怠忽職守,不會浪費公帑,不會因循苟且,所以審計署與公務員架構沒有從屬關係,署長唯一的負責對象是行政長官,情況跟廉政公署和申訴專員公署一樣。李家超若要坐言起行落實「關鍵績效指標」,藉此「說好香港故事」,審計署署長是他的最佳益友之一。眼下令人憂慮的是,審計報告可以發揮應有功效嗎?公務員會不會陽奉陰違甚至嗤之以鼻?

政府部門或公營機構屢勸不改實在多的是,審計報告三番四次指出的弊端,若干仍未改善。例如「審計報告常客」之一的水務署,水管爆完又爆,滲漏無日無之,糟蹋珍貴食水之餘又每年浪費大量公帑,審計署每隔一段時間就直斥其非,奈何水務署累及納稅人「見財化水」的情況依舊存在。尤其不安的是,個別政府部門索性對審計報告來個「嚴詞駁斥」,一副我行我素的高傲模樣。

去年四月發表的審計報告批評,入境處跟進懷疑假結婚個案進度太慢,其中一宗個案待到涉案人士去世還未有結果,建議處方加強追查疑犯下落。入境處的反應竟然是以強硬語氣反唇相稽,公開發表聲明:「對於一些不懂刑事調查的人胡亂批評執法部門的個案處理手法,嚴重破壞入境處專業形象,該處深表遺憾。」此事驚動政府高層介入,保安局當時指出,已提醒入境處,政府與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一直有共識,在報告書提交立法會至委員會聆訊的一段時間,應避免公開爭辯,據說連前特首林鄭月娥亦有親身過問。及至去年七月,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提交報告書,入境處回覆委員會之時才口風轉軟,承諾日後會加倍謹慎,遵從在公開聆訊前不公開評論的要求,確保同樣情況不會再發生。

入境處屬於紀律部隊,一度公然駁斥審計報告,予人不良觀感。事後雖說已息事寧人,可是這場罕見的風波始終難以令人徹底釋除疑慮,不排除部分公務員對於審計報告口服心不服,就算表面上批評接受,也許實際上態度照舊。如是者,改善工作表現無從說起。

李家超認真着重「關鍵績效指標」的話,不帶政治色彩的審計報告絕對不可漠視,而且應該下令全體公務員接受批評努力為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