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香港博物館目前大約有60間,但都是以公營博物館為主。西九文化區興建了兩家旗艦級的博物館,M+和故宮文化博物館。但整體來說,香港的博物館數量嚴重不足。香港人口730萬有60間博物館,而倫敦950萬人口有214間博物館,是香港的3.5倍。紐約有880萬人口,博物館數量145間,是香港的2.5倍,明顯地香港落後於其他國際大都會。
香港的博物館策略仍然停留在八十年代的層次,就是以康文署的博物館為主導,但是任何一個真正的國際城市,它的博物館政策必須是開放多元,而且是質和量並重。例如東京有過千個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日本有一套整全的博物館發牌和發展策略。
四個層面
近年中國內地博物館數量大增,有幾個理由。第一是政府在私營博物館的政策上,鼓勵發展商建立文化設施,包括博物館。另一個是政府政策,例如上海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均設立博物館發展策略。目前由深圳市政府推動發展和興建接近二十間不同類型的博物館。
博物館不單止是博物館場地這麼簡單,博物館背後有幾個定位和策略︰第一是營造文化認同,第二是國民文化教育,第三是製造旅遊資源,第四是促進城市公共空間的開拓和發展。就這四個層面,香港似乎並不重視博物館。例如設在山頂灣仔峽甘道的警隊博物館,裏面資料雖然非常豐富,但是面積小得可憐,只有570平方米,根本和警察178年的歷史不成正比。其實中環大館為什麼不改建為警察博物館呢?那樣的規模才能真正反映出警察在香港的影響力。例如香港的交通工具歷史,電車、巴士、人力車、小巴等等;倫敦也有一個非常精采的倫敦運輸博物館(London Transport Museum),但香港沒有交通博物館。
香港現在基本上沒有任何博物館政策,沒有和博物館相關的條例,也沒有博物館發展藍圖。香港的博物館仍然停留在一種社會服務的形式。而西九文化區的定位,是說好「西方英美故事」多一點。M+的購藏政策以及展覽節目策略,都是以入口歐美西方的展覽為主,而購藏也不是以香港為中心;所以不能夠做好「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的角色。所以M+和故宮文化博物館都可能需要考慮調整或改進其策展方向。
整體來說,文體旅局必須在博物館政策上說出一個立場,而這個立場有一個定位︰就是若果要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必須在整體策略上有一個方向和配套。西九文化區作為香港最大的文化機構,必須要配合和調整。例如香港有非常精采的中國水墨畫購藏,為什麼M+和故官博物館不以此為定位,設立一座水墨博物館呢?或者以香港的功夫文化設立專題博物館呢?
政策定位
又例如香港有很多時裝製造業,玩具製造業、食物製造業,若果香港要發展博物館,一定有很多素材和很大的空間;而且可創造更多旅遊資源,旅客不只是來港消費購物,而是以參觀博物館來帶動旅遊模式。日本也是這樣,內地也是這樣。香港需要有博物館政策,才能夠正常發展。
歸根究柢,文體旅局需要在博物館政策上有一個定位和交代。第一,研究主要城市發展博物館的策略和模式,並應該在立法上設立《博物館法》。第二,在未來地產發展上,更應鼓勵發展商善用空間改建為博物館的可能性。而整個博物館策略需要做研究、做分析,有資料、有數據、有指標,才能成功正常地發展出香港的博物館生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覆核何由? |
上一篇: | 香港需要「文化交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