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3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安樂死竟變禁忌 容讓討論是上策

筆者上周在本欄提及,中聯辦最近單獨約見部分立法會新丁議員,關心對方議會工作有否遇到什麼困難,反映「西環」對一眾愛國愛港的代議士期望甚殷;某些議員表明盼有充足空間,以便揮灑自如。據了解,近期一宗倫常悲劇就引起議員關注,希望藉此重提探討安樂死,可是基於議題敏感,同時有多名議員不敢苟同,不知何日才有機會搬上議事堂研究。

兩年前,56歲的中年漢因為不忍心結婚近30年、患末期肺癌的妻子受苦,在睡房燒炭送妻子「最後一程」,早前承認誤殺,被法官判處感化一年。法官黃崇厚指出,案件正好提醒大眾,法例上是否應有條文考慮臨終病人陷入絕望時的意願。特首李家超回應時對案件表示很難過,但認為應該聚焦在治療能力和醫療方法,現時很多人對安樂死存在不同意見,政府處理不同議題時要充分考慮各方聲音。

李家超的說法與多年來特區政府的口徑一致。時任立法會議員陳偉業和鍾國斌先後於2012年和2016年就安樂死議題質詢當局,兩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和高永文,都以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不容許,以及《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把安樂死定義為「直接並有意地使一個人死去,作為提供的醫療護理的一部分」為由,力證安樂死是「違法及不道德的做法」。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楊永杰向筆者說,理解支持安樂死人士的想法,惟覺得目前社會的主流意見仍然以治療和救援為主,所以在道德層面上而言,安樂死「不是太過好」,現在並非討論安樂死合法化的好時機,應待公眾較為接受時探討,方有望「水到渠成」。

早年全身癱瘓的「斌仔」鄧紹斌多番去信時任特首董建華要求安樂死,都未能如願。昔日曾協助「斌仔」的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認為,不開始討論的話永遠不會有進展。她引述法官黃崇厚的言論指出,法例需否考慮面對極端、絕望情況下的人士意願才是關鍵,強調展開研究不代表要有預設立場,也不意味要在短時間內得出結果,而是至少讓各界表達看法,使大眾了解社會對安樂死普遍持什麼態度。

毫無疑問,安樂死具極大爭議性,然而代議士一大角色正是透過辯論縮窄分歧,達致各方接受的結果,這樣香港才能繼續成為兼收並蓄的多元社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