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4日
行政長官李家超下月中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多個建制黨派已陸續提交建議書,表達種種訴求。過往議會「五光十色」年代,民主黨等泛民大黨每年都向政府遞交《施政報告》倡議,即使如今與當局關係跌至冰點,但民主黨和民協仍希望保持這傳統,以彰顯兩黨在民生事務上依然「上力」,絕不「躺平」。
港府正研究地區行政改革,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上月首次披露,俗稱「三會」的分區、防火、滅罪委員會成員,日後或可加入新的區域性組織,有關說法與建制派主流聲音吻合。另一邊廂,泛民政黨雖然無高調發聲反對,其實一直有就此討論。
據筆者了解,民主黨上月召開黨團會議,決定向政府呈交《施政報告》建議,並向黨內人士收集意見。有民主黨中人表示,這做法於「姿態上」有示好意味,反映該黨絕非躺平不理社會事務,會繼續積極為市民發聲。消息透露,民主黨於建議書提到保留全面直選產生的區議會,亦在挽留人才、應對移民潮等政策有所着墨。
有民主黨中人解釋,該黨一直主張區議會民主化,爭取多年才實現取消區議會委任制等目標,現在沒理由支持一個民主倒退的地區行政「改革」方案。
在地區層面擁有一定勢力的民協,其主席廖成利向筆者表示該黨的《施政報告》建議接近完成草擬,關於區議會維持全面直選的立場與民主黨相近,預料本周六經黨內通過建議書,同日提呈特首。另一邊廂,民協的網台節目近日邀請民主黨人士一同研究未來區議會路向。
至於另一昔日泛民大黨公民黨,計劃下周召開黨員集思會探討前路,該黨主席梁家傑則明言無計劃撰寫《施政報告》建議,亦沒有社區主任從事地區工作。據了解,公民黨向黨員發出的通告表示,集思會是「就未來工作,讓黨友分享意見」。
《施政報告》關乎全港七百幾萬人福祉,尤其地區行政改革,直接影響到地區服務以及政府制定政策時能否有效吸納普羅大眾聲音。以往泛民政黨在多次地區選舉中斬獲不少選票,背後代表一定民意,李家超如何看待民主派的建議書,相信是該陣營未來參政空間的溫度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確保糧食安全 農業科技絕不可少 |
上一篇: | 「來港易」機制不合時宜 必須從速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