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7日

林欣傑 文化論政

Arts & Technology有幾新?

最近在一次導覽中,可能因為我一直沒有說「Art Tech」這個萬能的關鍵詞,於是有人舉手大剌剌的向我提問「你說的Arts & Technology或者Media Arts和Art Tech有什麼分別?」原來藝術與科技的討論不只發生在藝術界別的同溫層中,究竟這個貌似剛出生的萬能藝術新英雄是如何被懷胎十月而誕生,又為何引發愈來愈多的討論?

E.A.T:六十年代的藝術與科技實驗

「藝術與科技結合好新鮮」這些年幾乎八成的訪談都聽到這句,每次都很想翻白眼,然後把藝術歷史課說起來。

把時間倒帶至六十年代,1966年來自Bell Lab的工程師Billy Kluver和Fred Waldhauer、藝術家Robert Rauschenberg和Robert Whitman在紐約創立了「藝術與科技實驗」團體(E.A.T, 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創立E.A.T的決定是因為經典劇場作品《九個夜晚:戲劇與工程學》(9 Evenings:Theatre and Engineering)這個實驗發展而來的,原本參與Stockholm Festival of Art and Technology,但後來和藝術節商議不果,最後演出在同年10月於紐約第69屆軍械庫展覽(Regiment Armory)中進行,有40位工程師和十位當代藝術家共同參與,當中包括John Cage、Yvonne Rainer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9個傍晚聯同多位藝術家及工程師打破劇場空間界限,機動水桶、演員表情投映、燈光調度,每晚觀眾大排長龍成了佳話。

E.A.T的「實事」不止展覽和演出,他們還連結了不同的科技實驗室,包括Bell Lab、IBM Lab,在IEEE Conversation設立攤位、他們在十六街9號的Loft還每周開放,連結藝術家和工程師、彙編紐約城地區的科技圖書館清單開放給藝術家們、借器的和提供技術諮詢給藝術家等等。後來組織的成員Robert Breer把E.A.T介紹給百事的David Thomas,然後他提議邀請藝術家參與70年大阪萬博會百事宮的設計,當中覆蓋建築物穹頂的霧由日本藝術家中古芙二子(Fujiko Nakaya)創作,至今依然是經典,也可以算得上是結合了科技的沉浸藝術的鼻祖作品之一。

組織吸引了很多人加入或參與,除了剛提到的John Cage和中古芙二子,還有激光表演的先驅Elsa Garmire,組織至今仍持續啟發着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

由錄像、媒體藝術到新媒體藝術

把光譜拉回香港的藝術歷史中。

七十年代尾榮念曾從紐約回流,然後再創立了進念.二十面體,有份塑造香港早期媒體藝術的面貌。當時為香港錄像藝術非常熱鬧的年代,實驗電影節、火鳥電影會、香港國際錄像藝術節。當年的錄像藝術家人才輩出,影響力及至現在,沈聖德、毛文羽、馮美華、鮑藹倫、黃智輝等等。在火鳥電影會實習的鮑藹倫,因為一次構思錄像節目把Video+Montage合起來成了Videotage這個名字,後來火鳥結束,Ellen以Videotage名義以繼續錄像的創作和發展,引來了3位朋友,就是毛文羽、馮美華和黃智輝,在1988年開始辦年度放映會,開始了Videotage的故事。

Videotage在1996年誕生了年度放映計劃「微波錄像節」,到微波錄像媒體節,再到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至今已有26年歷史,每一年在大會堂的展覽成為了本地新媒體藝術的盛事。比微波早一年成立的IFVA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由香港市政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由香港獨立電影的搖籃,到2005年加設單屏幕互動媒體類,到互動媒體組,再到媒體藝術組,由香港本土藝術家到開放給亞洲區,在媒體藝術的當代格局中成為了重大推手之一。

由錄像,媒體藝術到新媒體藝術,香港由八十年代已經有大批有心人在默默推動本地的科技與藝術這個領域的發展。進念、Videotage、微波到IFVA,過了二十多差不多三十年,到目前仍然以創作、展覽、比賽等不同形式推動本地的媒體藝術發展,比現在的萬能key「Art Tech」早了幾十年就深耕於本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媒體藝術家。

科技甚至科學在藝術史中所擔當的角色,除了為藝術家帶來更加不同的工具和媒介之外,也擴闊了藝術範疇的光譜,攝影和電影就是當中的佼佼者。隔了56年,因為「Art Tech」政策,突然在公眾層面間「藝術與科技結合好新鮮」,作為從事了這個領域的工作者,除了表示無限唏噓過後,其實也非常理解,也十分欣慰多人嘗試去了解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科技藝術(whatever),同時自己也思考在過程中可以擔當什麼角色。

歷史、政策和從業

尤其這個跨領域的性質,在資源突然湧進的情況下,科技從業和企業一舉湧進和藝術合作,除了大力以實際方式支持,他們甚至自己參與創作,令市面爆發了一場科技和藝術結合的百花齊放「盛況」。

在政策大力推動的當前,除了表示熱烈歡迎高度配合興奮參與之外,政策的流向、資源的使用及分配、藝術工作者的取態等都將會大大影響之後本地媒體藝術的格局。在沒有白皮書,只有借鑑國外案例的情況下,從政策、施政到執行,當中有沒有從本地的歷史發展中取經和吸收經驗甚至借鑑?由前期諮詢和政策制定,到之後的發展過程中,政策和從業之間的關係是怎樣?整個政策中有沒有找到指標性的發展方向?下回再續。

媒體藝術家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