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30日

鄭國漢

內地疫情下恢復正常生活的路線圖

內地新冠疫情在今年3月份反彈,也就是Omicron變異株在內地開始出現的時候。4月中高達一天3萬宗確診病例,到6月初才恢復低3位數。

根據國家衞健委網站通報,截至今年8月19日,累計確診23.8萬多例,除治癒外依然確診的共8000多例,累計死亡5226人。在8月8至19日期間,新確診病例每天從400上升至700以上,之後在19日跌到600上下。

在全世界每天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愈來愈多國家放鬆甚至完全停止抗疫措施的背景下,內地如何與時俱進調整對內防疫抗疫措施和對外地入境旅客(包括回國的民眾)設定隔離要求,都是大家很關注的。

嚴厲措施礙國際經貿往來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非凡成就,舉世驚嘆,在2001年底加入世貿後更加高速起飛。用滙率折算的名義GDP,中國僅次於美國;若用不受短期滙率波動影響、而且更為合理的「購買力平價」作為折算方法的實質GDP,早就在5年前超越美國。從一開始,改革開放的重要元素就是把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並把世界的先進技術、知識產權、管理方法、國際市場網絡和外商直接投資吸引來中國,與內地企業共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尤其是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也繼續努力推動區域性貿易及投資協議,包括2021年11月簽署2022年元旦生效,成員包括東亞、東南亞和澳紐15個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同時也尋求加入由這個協定其中7個國家與兩個北美和兩個南美國家所達成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2013年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首次提出在美西方建構的國際經貿金融秩序之外的一個環球大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倡議,既可解決該些地區的基建不足問題,直接支撐它們的經濟發展,也可以因此擴大中國的潛在出口市場。在中國面對發達國家市場可能出現保護主義造成消極影響下,「一帶一路」無疑起到對沖的作用。內外循環發展策略的重點是繼續發展對外商貿,但更加着力發展國內市場和供應。顯然,內外市場不是可以完全割裂、而是互相依存的,所以國外的商貿機遇還是必須盡量開發利用。

作為全球化的重大獲益者,中國希望國民經濟體量繼續相對高速擴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所以,在大部分國家取締高昂經濟社會成本的抗疫措施,恢復正常生活的時候,難道中國會繼續長時間採用嚴厲的抗疫措施,妨礙國際經貿往來,令國民經濟陷入困境?

在疫情初始因為對病毒的致命性不了解採用最嚴密的抗疫措施是理所當然的。兩年半來持續實施這些措施,為開發和試驗疫苗及治病的醫藥以及補救內地一些具體的短板(老年人較多、疫苗接種的比例偏低、個別地區醫療設施不足,疫苗的有效性有待提高等)提供了所需的時間。但從疫苗開始接種到現在也一年半了,全國共接種了34億劑疫苗,14億人平均每人2.4劑,在世界範圍也是比較高了。此外,治療新冠病的藥品不但可以從國外引進,國內開發的藥品也開始使用了。在這些情況下,如何按實際情況調整「動態清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方針策略下具體的抗疫措施及手段呢?

專家列條件包括擁國產藥

今年5月份一位參與制定內地抗疫措施的流行病專家透露了以下恢復正常生活的五個理想條件:

一、包括老年人在內的疫苗接種率達標;

二、治病的藥物不但有充足供應而且是國產化的;

三、各地都有方艙醫院;

四、醫院有足夠的ICU救治病者;

五、社會各方面準備妥當。

上述條件反映了該專家對國外為了恢復正常生活放鬆社交距離措施、戶外戶內不再要求戴口罩、和不再提供免費檢測和打疫苗的服務等的做法不以為然,而且相當戒懼。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今年7月8日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新聞發布會所採用的語言(如「嚴格執行」、「嚴格落實」、「科學嚴格的管控措施」,「日清日結,堅決控制疫情傳播」)也可見一斑。

筆者在〈清零抗疫的經濟成本〉一文,談及上海、深圳和西安先後封城,令當地經濟活動下滑,出現零售業不振和飲食業慘淡的情況。上述城市各自的GDP損失不少,雖然實際多少損失是因為封城,多少是因為其他與封城抗疫無關的重要因素,還必須通過經濟學者採用適當的方法和數據分析和計算才能作準。

一地封城影響多區產業鏈

此外,全國範圍內此起彼落的零星疫情和應對的抗疫重手法措施,也打擊了國民經濟。在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支持下,國民經濟依然是相當疲弱。

今年上半年內地的GDP增長率只有2.5%,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平均預測,內地全年GDP的增長可能要比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所預期的5.5%少1.7%,等於丟失了接近兩萬億元人民幣的GDP。還有,上海的例子說明一地封城也可能因為產業鏈關係,給沒有疫情的他地造成經濟損失。

據《明報》8月15日社評指出,習近平主席在3月中(即上海封城前兩個星期)的最高層會議上發布最新的指示:「要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行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因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可見當時習近平已經看到經濟問題的嚴重性了。李克強總理8月16日南下深圳,召開經濟六大省(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主要官員座談會,要求他們「勇挑大樑」,採取多種措施防住疫情、穩住經濟、安全發展,並確保上繳中央的財稅。

習主席的指示非常清楚,但如何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不但考驗負責制定抗疫具體措施的病毒和流行病專家能否有效吸納經濟學者和社會科學學者的意見,也考驗負責實施抗疫措施的地方官員能否貫徹中央的精神,不走樣地執行以民為本的抗疫措施。

香港因為情況特別,可以為內地制定路線圖提供有用的訊息和數據。首先,香港抗疫的形勢況跟內地不同,它沒有內地城市的組織力和動員力,加上香港有部分人敵視政府,所以根本無法進行封城,做真正的全民核酸檢測,只能利用大規模自願快速抗原檢測,抗原檢測陽性的才做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陽性的確診者分流在家與公共隔離設施進行隔離或者到醫院接受醫治,以降低確診者對醫院造成非必要的壓力。

官員或為保烏紗層層加碼

其次,香港與國際恢復往來的迫切性也比內地高,需要更早嘗試降低入境者在酒店進行強制隔離的時間,方便香港負責國際經貿財務工作的本地員工經常到外國處理業務。自8月12日開始,香港採取「3+4」隔離措施,替代之前的「7+4」。

香港較內地更早對入境的旅客採取比內地更寬鬆的隔離要求,以及容忍更長時間不清零的防疫經驗(香港的每天確診案例很多時候比內地整體高出多少倍),對於內地調整防疫抗疫措施應該具有珍貴的參考價值。

為國家領導獻計獻策的病毒和流行病專家,希望他們充分理解民眾出門賺錢養家、消費、在寓所外進行運動、社交和娛樂的需求,以及抗疫過程中的尊嚴和心理感受。

在整治抗疫不力的地方官員時,中央政府無疑雷厲風行,令官員感受到巨大壓力,但也應該留意他們是否為了保住自己烏紗帽而層層加碼,增加民眾的經濟與非經濟成本,甚至侵犯人權和物權等違法行為。只有做到懲治這些違背中央意旨的官員,才能達到「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用最小的代價,實行最大的防控效果」的治國目標。

希望在最高決策機構的指引下,內地負責籌謀最適當的抗疫策略和具體措施及手段的中央機構,早日公布恢復正常生活的路線圖。

三之三

嶺南大學校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