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18日

社評 社評

北京即使「曖昧中立」 華府勢必死咬不放

俄羅斯二月二十四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北京是否支持莫斯科乃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近日有跡象顯示,中國對於親俄不親俄的取捨出現微妙變化。中俄關係究竟還會不會「上不封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怎樣回應,下一個看點是美國總統拜登預料在夏天,最快是七月,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相信兩人的話題離不開烏克蘭局勢,尚有台灣問題。

中國予人親俄印象,很大程度源於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二月初接受邀請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禮,期間與習近平舉行峰會,並且發表聯合聲明。當時的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透過官方媒體說明峰會內容,形容中俄關係「上不封頂,沒有終點站,只有加油站」,兩國友好之情彷彿義結金蘭。然而,同月即爆發俄烏戰爭,西方諸國紛紛出手制裁俄羅斯,中國處境變得尷尬。接下來,樂玉成的仕途顯得「曲折離奇」,五月一度傳出他會調任國家廣電總局,但此消息在官網很快就被刪除,名字又在外交部閃出閃入。及至六月十四日,國務院終於宣布,樂玉成調任廣電總局副局長。換言之,曾經被視為下屆外交部長熱門人選的樂玉成,不能再在外交層面替莫斯科加油。

樂玉成主修俄語,大學畢業進入外交系統後多次派駐俄羅斯,升任副部長更加順理成章主管對俄事務。這樣一位外交官被調至另一崗位,自然惹起遐想,說不定北京擬修訂相關路線,避免讓人覺得「挺俄貶烏」。

樂玉成調職消息公布後翌日,習近平與普京通電話,雙方承諾繼續在涉及主權、安全等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不過兩國官方會後的通報內容不盡相同。最耐人尋味之處乃在於,俄新社報道,考量到西方的非法制裁所導致世界經濟的複雜情勢,習近平與普京同意擴大在能源、金融、工業生產、運輸與其他領域的合作,兩國也進一步談到發展軍事與軍事技術的關係。不過,中方新華社卻沒有提及兩國發展軍事關係,亦沒有提及北約東擴挑釁俄羅斯等事項。

中俄關係有變嗎?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到底挺俄不挺俄?目前只好說,中國採用的是「曖昧中立」策略。問題是,既要反俄又要遏華的美國不會收貨,習近平和普京通電話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聲明中指出:「中國聲稱自己中立,但中國自身行為顯示,中國仍在投資自己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聲明提到:「支持普京的國家將不可避免地發現自己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駁斥道,當美國為俄烏衝突拱火澆油時,中國積極勸和促談;中方始終從烏克蘭問題的歷史經緯及是非曲直出發,獨立自主作出判斷,始終站在和平及公道一邊。汪文斌表示,誰站在正確的一邊,世人自有公論,反問美方一再表白自己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是否心虛的表現。

美國將於今年十一月進行中期選舉,拜登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是國內通脹持續急升,能否保得住民主黨在國會的席位優勢實屬疑問。拜登在接受美聯社專訪時承認,經歷過去兩年新冠病毒大流行、經濟動盪以及汽油價格飛漲後,美國人民真的很沮喪,然而他把責任推卸到俄羅斯身上。拜登聲言如果不制裁俄羅斯,中國就有膽量統一台灣,北韓的核武野心更加咄咄逼人,歐洲則會混亂。如此說法無異於將中國、俄羅斯和北韓視作一夥,北京即使「曖昧中立」,華府勢必仍然死咬不放,拜登亦可藉此吸引選民的青睞。

俄烏戰爭勝負未定,歐洲四個國家領袖,包括德國總理肖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及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齊齊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與總統澤連斯基會面表示支持後,歐盟執委會周五(十七日)提案,建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成為歐盟候選國。此舉意味着國際博弈進一步壁壘分明,中立的空間愈來愈窄。

拜登與習近平就算在炎炎夏日通電話,恐怕彼此的語氣僅是半冷不熱。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