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15日

社評 社評

內地健康碼疑濫用 涉嫌違法必須遏止

內地健康碼定位追蹤App的用途本來是防疫,然而近日有跡象顯示部分地方政府疑似將之濫用。事緣有人打算在河南鄭州取回存放於村鎮銀行的儲蓄,卻發現自己的健康碼忽然變了「紅碼」,變相限制出行。

河南多家村鎮銀行在四月傳出儲戶存款提現困難的消息,包括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等等,總金額涉及幾百億元人民幣。一些儲戶非常焦慮,希望前往鄭州維權。一篇題為《犯我者雖遠必「朱」:多名維權儲戶被紅碼》的文章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體廣泛流傳,講述了一些儲戶被針對的遭遇。

媒體陸續揭發類似情況,例如有一位家住湖南婁底的女士反映,她搭乘高鐵前往鄭州,為的是到村鎮銀行取回存款,但入住酒店後不久,健康碼變紅,防疫人員表示要送她去隔離。此外,家住深圳的男子也是河南村鎮銀行的儲戶,存款合共約三十五萬元人民幣,近日發現自己的健康碼突然轉紅,而紅碼是由河南省賦予,廣東防疫部門表示沒有解除的權限。事態尤其不尋常的是,有人在掃碼填報個人訊息後,其健康碼顯示為「紅碼」,賦碼原因為「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醫學隔離觀察的入境人員」,但同行往鄭州的非儲戶卻未受影響。

村鎮銀行是否出現資金危機,這是必須認真處理的嚴肅問題,儲戶無論怎樣維權,內地官方該做的是主持公道,畢竟每個人取回自己的存款乃天經地義的權利。可如今,維權儲戶被紅碼,地方政府涉嫌假借防疫工具限制個人行動自由,不僅挫損健康碼的公信力,兼且有違法之虞。內地防疫法明確規定,健康碼只能用於疫情防控,應遵循一定賦碼流程。

若然地方政府真的濫用健康碼限制民眾出行,絕對不符合中央政府屢屢高調宣稱「依法治國」的大原則。萬一有人因此質疑「動態清零」的背後動機是利用防疫工具監控百姓,繼而陽奉陰違,說不定會造成後果堪憂的防疫漏洞,好不容易才遏制下來的疫情隨時反彈。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指出:「各地的健康碼只應用於純粹的防疫目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被地方政府用於與防疫無關的其他社會治理目標,這一規則各地務須堅守。如果有哪個地方為了其他目的通過調控健康碼阻止特定人員流動,這顯然違反相關防疫法規,也會損害健康碼的威信,損害公眾對防疫的支持。這對整體社會治理是得不償失的。」

鄭州市政府回應稱,已接到多個相關來電,「對具體情況並不了解」,但「經過查證是因大數據信息庫出現了一些問題」,「正在積極改進中」。這樣的講法顯然不足以平息群眾的不滿,鄭州市政府必須清楚交代維權儲戶古怪地被紅碼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並且承諾此類情況日後不會再出現。

健康碼固然不應被濫用,官僚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旁門左道也須停止,主事者甚至該被嚴懲;另一方面,健康碼的用途應該僅限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一旦疫潮退去,健康碼沒有必要繼續存在。

浙江省杭州市衞健委兩年前曾經計劃推出常態化的健康碼,隨時監控人民的健康狀況,並且建立個人健康指數排行榜。此建議一出,內地網民普遍質疑健康碼對於數據的收集侵害了個人隱私,也有可能導致歧視情況發生。微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近七千名網民中有六千零二十人選擇不支持,佔投票總數逾百分之八十六。

出於防疫需要而犧牲部分個人隱私,相信是內地民眾權衡利弊後接受的現實,然而,理應只是特事特辦的健康碼怎麼可以常態化?怎麼可以用於與防疫無關的其他目標?嚴格而言,健康碼常態化亦屬濫用,而且說不定又會有人無端端被限制個人行動自由,如此不得人心的計劃棄之可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