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入侵烏克蘭,本來為的是阻止北約東擴,可是戰爭持續兩個多月以後,普京視作安全威脅的北約反而實實在在進一步擴大。與俄羅斯接壤的芬蘭為求得到保護,正式宣布盡快申請加入北約,瑞典同步申請乃意料中事,意味着兩國皆放棄傳統的中立立場,投向西方軍事陣營。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和總理馬林(Sanna Marin)發表聯合聲明,清晰表達申請加入北約的意願。按照流程,總統和政府外交與安全政策部長級委員會將於五月十五日舉行會議,以最終決定是否申請加入北約並將此事提交議會,芬蘭議會最快在五月十六日接受提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明言,如果芬蘭提出申請,會受到熱烈歡迎,加入過程將順利而迅速,口吻儼然「預先批核」。
如此局面,普京肯定不樂見,等於南門尚未撲熄火頭,北門卻已蓄勢待燒。須知道,芬蘭與俄羅斯接壤的邊界長達一千三百多公里,日後北約成員國與俄羅斯接壤的邊界足足比現時增加一倍,理論上北約軍隊能夠輕而易舉從芬蘭越境進入俄羅斯領土範圍。因此,俄羅斯外交部警告,將不得不採取「技術性軍事手段」或其他方法,消除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所造成的威脅。令人疑惑的是,這番警告未必具備多少阻嚇作用,其一是仍未有把握戰勝烏克蘭的俄軍恐怕分身不暇,其二是作為核武國之一的英國已為芬蘭和挪威注入強心針。
加入北約無論怎樣暢順迅速,總需經過一段或長或短的空窗期,北約不能在此期間引用公約第五條款為芬蘭和瑞典提供保護。第五條款指的是當北約某一成員國受到攻擊,等同所有成員國遇襲,必須立即啟動聯合自衞機制,包括動用武力。而偏偏就是這樣的集體自衞機制,長期令俄羅斯如坐針氈,非要發動戰爭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可。英國首相約翰遜日前接連往訪瑞典和芬蘭,與兩國簽訂共同防衞協議,承諾在她們受到攻擊時提供軍事援助。換言之,約翰遜為芬蘭和瑞典壯膽,毋須害怕在成功申請加入北約前的空窗期遭受俄羅斯襲擊。
對於芬蘭和瑞典來說,現在申請加入北約是最佳時機。首先,國際局勢使得俄羅斯被孤立,其他國家想向普京伸出援手亦不敢輕舉妄動,兩國投入北約組織不會遇到什麼阻力。其次,兩國民意出現根本性變化,烏克蘭戰爭前只有兩成多芬蘭人民支持加入北約,如今的比例升至逾七成,瑞典的情況大同小異,該國人民不介意放棄二百年來不結盟的傳統。
烏克蘭戰爭是芬蘭和瑞典靠攏西方軍事陣營的催化劑,目的當然是尋求以美國為首、英國為副的軍事保護,其他歐洲小國同樣受惠。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脫離蘇聯獨立後,一直擔心俄羅斯把她們重新納入控制範圍,儘管三國已是北約成員,但終究由於與俄羅斯接壤而寢食不安。如今的北約不但東擴,而且更藉着芬蘭和瑞典北擴,實際意義是為波羅的海三國在北面構築禦敵屏障,安全系數提高不少。
立陶宛國會最近一致通過決議,認定俄羅斯是支持和實施恐怖主義的國家,此舉創下全球先例。立陶宛國會也認定,俄軍在烏克蘭的行為構成種族滅絕罪行。北約接納芬蘭和瑞典的加入申請後,相信立陶宛之類的小國更加敢於剃俄羅斯眼眉。
普京千算萬算,算不到揮軍入侵烏克蘭竟然為北約擴大勢力範圍創造良機,變相向死對頭美國送大禮,助長華府氣焰囂張。芬蘭和瑞典放棄中立立場無異於一記當頭棒喝,俄羅斯必須重新估計發動戰爭的利害得失。
有人憂慮,北約擴大勢力範圍有可能惹來俄羅斯惱羞成怒,不排除使出撒手鐧核武,但人人都明白,核戰沒有贏家,暫時不見得普京會瘋狂至出此下下之策。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李家超接海量推薦 婉拒人選費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