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8日

社評 社評

西方咄咄逼人 不排除俄羅斯鋌而走險

烏克蘭境內爆發的戰爭持續至今已踏入第三個月,表面上是兩個國家交鋒,然而實際上是西方惡鬥俄羅斯。全球四十個國家的國防高官周二(二十六日)齊集德國雷姆斯汀(Ramstein)美國空軍基地,參加由華府牽頭的緊急會議,商討軍事支援烏克蘭,其中德國宣布向基輔政府提供五十套「獵豹」(Gepard)防空系統,這是一向自我軍事約束的德國罕見為外國輸出重型武器。

較早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聯同國務卿布林肯周日(二十四日)訪問基輔,公開表明華府一大目標是「俄羅斯被削弱到無法再做到入侵烏克蘭時所作所為的程度」。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引述美國和西方官員指出,在發現俄軍在布查(Bucha)的屠殺行徑後,西方意識到俄羅斯必須在經濟和戰場上受重創,才可一勞永逸停止其侵略,拜登政府對此感到樂觀,認為這是可達成的目標。一名國會消息人士甚至揚言:「我們看待的方式是作出投資,以在未來十年『閹割』俄羅斯陸軍和海軍。」

由此不難判斷西方的意圖,烏克蘭飾演前鋒尖兵,美國、北約和歐盟擔任後盾,藉着這場陷入膠着狀態的戰爭一舉搞垮俄羅斯,所以四十個國家活像武林高手「掌心貼背脊傳授真氣」那樣,把武器源源不絕供應給烏克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說得沒錯,北約成員提供武器給烏克蘭,實質上與俄羅斯打「代理人戰」。

既然演變成西方惡鬥俄羅斯的代理人之戰,總統普京怎樣回應將為國際地緣政治帶來劇烈衝擊。根據拉夫羅夫的講法,外界不應低估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和核戰的危機。另一邊廂,北韓在人民革命軍建軍九十周年紀念日當晚舉行閱兵,展示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等武器,領袖金正恩檢閱及發表講話,表明進一步發展核武的決心,當根本利益受侵犯就不得不使用核武。

繼拉夫羅夫的警告之後,普京毫不避忌揚言,如果外界干涉烏克蘭問題,他會使用核武,甚至點名英國是發射目標。

俄羅斯是否虛張聲勢?暫時只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畢竟使用核子武器基本上等於同歸於盡,西方一旦以核武還擊,到頭來這個地球沒有贏家,普京不可能不明白此道理和後果。

假設今仗代理人戰仍然處於不射核武的常規戰狀態,俄羅斯最有力反制西方的辦法是將自己豐富的能源「武器化」,事實上,能源戰已經開打。波蘭和保加利亞表示,接獲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通知,周三(二十七日)起停止向該兩國供應天然氣。這是普京上月頒令要求「不友好國家」以盧布支付天然氣費用以來,首次停止向外國供氣。

俄羅斯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一票勾銷」的否決權。西方惡鬥俄羅斯亦已延伸至聯合國,歐洲國家列支敦士登提出決議案,常任理事國行使否決權必須證明具有正當性,防止濫用。決議案獲得約一百個國家聯署支持,包括美、英、法三個常任理事國。此議案雖然沒有約束力,卻可令行使否決權的一方付出更高昂的政治代價。明眼人都看得穿,這又是孤立俄羅斯的把戲。

西方咄咄逼人的施壓,有機會增強普京自我防衞的信念,他一直宣稱,向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是因為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而西方現時的做法無異於愈來愈嚴峻的威脅,何況芬蘭和瑞典正在計劃加入北約。

此時此刻的普京即使只是利用核武虛張聲勢,但不排除烏克蘭戰爭惡化至一個程度,俄羅斯必須鋌而走險維護國家安全。全球在二次大戰後建立的國際安全秩序愈見脆弱,就算不是核戰,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絕對不容小覷,屆時北韓或趁亂在東北亞點起火頭,由打嘴炮變成動真炮。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