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16日

鍾誠祥

大規模封鎖非抗疫上策

香港疫情極為嚴重,「封城」、「封區」之說甚囂塵上,致使市區出現搶購生活必需品和食品的情況;再加上近日內地收緊對中港跨境貨運司機的檢疫準則,導致內地供港鮮活食品不穩,價格顯著上漲,社會瀰漫着一股恐慌氣氛。可是,香港真的應該實行封區甚至封城,把大量住戶禁足嗎?筆者實在抱有極大疑問。

按照現時特區政府動態清零的策略,實行大範圍封區甚至封城的話,代表當局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某一大範圍地區,例如毗連的三四個大型屋邨或屋苑的強制檢測工作,並把染疫者送往隔離。這樣動輒牽涉10萬或以上的市民,筆者實在懷疑政府有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作出完善的配套。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特區政府目前的檢測能力是否足以應付額外10萬以上的檢測需求?一旦進行封區,受影響範圍內的大量居民除了外出進行檢測以外,基本上會被禁足,直至整區居民的檢測結果確定,並把全數染疫者送往隔離設施為止。

如果香港未能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檢測能力,受影響的居民便需要被長時間禁足,這樣的情況並不理想。估計香港每天的檢測量可能需要提升10萬至20萬,才可應付實行大規模封區衍生的檢測量需求。

第二個問題是隔離設施的供應。近日香港的染疫數目每天均在1000以上,現有所有的隔離設施已出現人滿之患,大部分的染疫者均需要留家隔離。香港居住環境擠迫,人口密度極高,若未能把染疫者移離住所進行隔離,純粹的大規模「封區」甚至「封城」都不能壓低染疫數字,因新冠病毒很容易在同住的家庭中間傳播,特別是Omicron變種病毒。因此,香港必須有足夠的隔離設施,才有空間實施「動態清零」策略下的大規模封區或封城措施。

放眼香港目前可即時用作隔離設施的建築物並不多,即使我們可規劃部分空置土地設立臨時性的隔離設施,興建工程亦需要一段時間。

在足夠的隔離設施出現之前,香港根本沒有條件實行如內地的大規模封鎖措施。再者,即使香港有足夠的硬件配套,又是否有足夠的人力去管理這些隔離設施?如果按照現時的趨勢,數天後將有數以萬計的市民要被隔離,政府和醫管局又是否有足夠的人手處理?

第三個要處理的問題就是被禁足的市民的生活需要。一旦實施大規模的封鎖措施,意味着受影響的人士不能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換言之,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和日用品的供應便要由政府統籌。

過去多年,香港都未有做過如此大規模的物資統籌和分發工作,現有的公務員團隊是否能夠應付實在是未知之數。還有,政府並沒有自設的糧食倉庫,物資的供應都要由私營企業協助,當中的採購和物流程序都非常複雜,要在公平透明的原則下完成,殊不容易。

市民同心合力方能成事

封區、封城是內地在「動態清零」策略下採取的抗疫措施,不少人提出香港在嚴峻的疫情下應該參考,以取得如內地的抗疫效果。可是我們必須清楚,香港的人口密度、分布、政府的管治、施政模式,以及人力物力的動員和協調程序與內地均不盡相同,我們不可能全盤照搬內地採取的一套來港使用。我們反而應該思考此刻社會應該以什麼作為抗疫的合適目標,並鼓勵市民全力配合。筆者相信僅憑政府的努力,香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擺脫嚴峻的疫情,反而是市民同心協力,鄰里之間守望相助,才能令香港社會在疫情前臨危不亂,探尋出路。與其擺出封城封區的主張,倒不如關心一下鄰舍和親友的實際需要,盡可能伸出援手,讓政府集中資源回應最緊急和迫切的需求。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