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7日

社評 社評

爆疫危在旦夕 港府勿好心做壞事

香港新冠疫情響起兩年來最刺耳的警號,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二月六日錄得新增三百四十二宗確診病例,全部屬於本地個案,此外,超過三百人驗出初步陽性反應。總計日增逾六百宗確診和初陽,破盡本地紀錄,而且源頭未明的感染數字也連創新高。然而專家估計,第五波疫情尚未達至頂點。

病毒傳播遍地開花,連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官邸禮賓府也恐怕受到波及,山頂道、馬己仙峽道及紅棉路一帶被驗出污水帶有病毒,受影響的還有律政中心、美國和英國駐港總領事館,以及前特首董建華居住的嘉慧園。禮賓府沒有被納入強制檢測範圍,特首和家人及禮賓府員工只須自行使用快速測試套裝進行檢測。另一邊廂,同樣是污水驗出病毒的樓宇則圍封強檢,例如沙田美田邨美秀樓及美景樓,以及屯門良景邨良傑樓和良偉樓。

特區政府堅持執行「清零政策」,可是確診病例卻呈幾何式急增的惡劣趨勢,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疫苗接種率未夠高也許是其一,政策執行粗疏、不能堵塞漏洞也許是其二。關於疫苗接種,林鄭月娥昨晚在社交網站寫道:「今日是特區政府推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一個里程碑,本港接種首劑疫苗的合資格人口(不計及近日才納入計劃的五至十一歲小朋友)突破八成,正向九成的目標邁進。」

雖說剛達至一個里程碑,但不可不察的事實是長者接種率依然偏低,此乃抗疫防線最脆弱的一環,病毒仍大有機會乘虛而入。身兼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成員的行會成員林正財指出,長者及殘疾院舍約有八萬人,大部分未注射新冠疫苗,Omicron變種病毒已攻入首家老人院,情況危在旦夕。按過去幾波疫情數據推算,只要有四間院舍爆發,醫管局可提供的一百張深切治療病床便爆滿,醫療體系將淪陷,殃及其他急症救治。林正財引用美國紐約的情況解釋,每一宗新冠死亡個案會引發多一人死亡,這是醫療癱瘓的後果。

香港若要避免出現醫療體系可能淪陷的危機,政府其中一個重點是戒絕「好心做壞事」的毛病,別弄至市民經常排長龍檢測,徒添播毒機會。

沙田車公廟的參拜人潮出現染疫個案之後,車公廟旁的新翠邨檢測人潮亦有十三名初步陽性患者。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大批人群輪候檢測會增加傳播風險,建議應在不同地點加派流動檢測車,並可向居民收集深喉唾液樣本樽,以加快消化等候檢測的人龍。

檢測中心密密麻麻擠滿人的情況到處可見,以元朗安興檢測中心為例,有市民排隊超過五小時,一腔怨氣批評當局處理不善。為了檢測而飢寒交迫長時間苦等,即使沒有由於人群聚集而中招,仍是不人性化的安排,政府應想辦法分流。

國家衞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動態清零」不等於追求零感染,關鍵是一旦出現感染個案能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及有效救治。Omicron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較Delta低,惟相比普通流感仍然較高。「動態清零」政策並不是永久不變,疫情防控須根據疫情變化、人群的抵抗力等多種要素綜合確定。

香港的「動態清零」做得到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及有效救治嗎?答案顯然是不夠快,部分被圍封禁足的市民投訴,同住的家人驗出確診後,竟然過了幾個小時也未獲安排撤出居所接受隔離,擔心「一鑊熟」。

新春佳節自然多拜年團聚活動,這相信是疫情加劇的原因之一,假期過後則是上班的日子,並非人人可以在家工作,亦非人人有私家車代步,普羅打工仔擠迫於公共交通工具,不排除是播毒溫床,確診數字隨時再跳升。

醫療體系既有淪陷之虞,竹篙灣檢疫中心也有人滿之患,當局須快馬加鞭提速應對,否則難以按停刺耳的警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