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20日

邵善波

香港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

近年來,經常聽到香港特首、政府官員及社會領袖強調「香港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然而,如小心細聽,鮮有講到國家發展大局是什麼,而他們提出的建議,又與國家發展大局有什麼關係。但有一點相當一致,而且比較明確的,是他們的想法,實際是如何利用國家的發展大局及政策,為香港,特別是商界,爭取更多的利益。說得不好聽一點,香港所謂「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以自身的功利及本土主義為主導的政策建議,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從國家發展中找好處,「搵着數」。從第二句:「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就可以很清楚看到這動機。

含民族復興百年變局意義

國家發展大局的含義,是指「兩個大局」,包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層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就是中國夢、強國夢。這戰略的第一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於去年完成。往後的第二個百年,以2049年為時限,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確保國家安全是強國的基礎,這包括要解決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多種領域的安全。而強國的「強」主要體現在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等方面。

國家對這些領域都有詳細的指標及規定,其中包括「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從另一層次來看,民族復興大業,也包括「一帶一路」、區域發展戰略,其中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前海、橫琴方案,及正在展開的十四五規劃。香港就這些宏大及範圍廣闊的戰略計劃,又提出了什麼樣的方案及建議,以求融入這大局之中呢?

十四五規劃主要助港發展

首先,我們從小範圍開始檢視:前海。香港政府就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推動法律及解決爭議調解服務在大灣區內的應用,設立「投資爭端調解機制」;積極向中央政府爭取在大灣區實施「港資港法港仲裁」。這是為香港的律師找生意。此外,我們聽到的就是鼓動青年人到前海工作及創業。這就是我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舉措嗎?

剛開展的十四五規劃,作出了戰略判斷,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包括:1)經濟發展;2)社會文明;3)生態文明;4)民生福祉;5)國家治理等五方面。主要政策包括︰1)科技創新;2)產業發展;3)國內市場;4)數字中國;5)深化改革;6)城鄉發展;7)區域發展;8)文化建設;9)綠色發展;10)對外開放;11)社會建設;12)安全發展;13)國防建設;14)法治建設;15)祖國統一;16)規劃保障。

特首林鄭月娥多次高調講到「國家發展大局」,強調香港會「抓緊機遇」,用好「中央的支持」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以大灣區為切入點,配合「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積極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些口號下的具體政策又是什麼呢?

在《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以〈經濟新動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反覆強調「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發揮獨特優勢,將可為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十四五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格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都只是「為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提供者帶來無限機遇,更令香港享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香港的一部分,主要是中央聽取了香港政府的意見及建議後,按香港的要求,盡量配合的結果。如在深圳及廣州的航空業務正在起飛的情況下,仍然支持香港作為地區的航運中心。這是幫助或維持香港的發展,多過考慮國家大局發展的需要。

港府無關心台灣統一問題

除了重申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的八個中心,特首更無厘頭地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作為「讓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步棋。她指出:「這個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將盡享港深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紅利,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比屯門、沙田、大埔更接近深圳幾公里,新界北就能「盡享港深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紅利,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是什麼邏輯道理?

除了大賣北部都會區,特首也表示「香港會致力發揮其優勢,並善用中央的支持,積極提升經濟動力和發展新產業,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香港特區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及支持下,會以全新思維,全力全速發展創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什麼大局?怎樣融入?除了口號外,內容完全欠奉。

再往深裏探討,在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如長三角、京津冀、中部成渝、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等,香港就沒有任何角色與功能嗎?香港聚焦在珠三角,無可厚非,但也不至於對其他的區域發展,完全當其無到吧!

因港台之間的關係密切,台灣的統一問題與香港息息相關。它既是民族復興大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香港要融入這大局,除了董建華任期內的一些舉措外,港府有人關心過香港在台灣統一中的角色與作用嗎?連這些直接與香港利益相關的問題,香港也掉以輕心,這怎樣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兩個大局中的第二個大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指以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突飛猛進而造成的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的巨大變化。國際格局和體系發生調整,全球治理體系發生變革,國際力量對比發生的變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劇了這些變化。我們香港有面對這局面的舉措、想法和討論嗎?

這「兩個大局」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中國的發展,是造成世界大變局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而世界的大變局,既為中國復興帶來重大機遇,也帶來嚴峻的風險及挑戰。香港具備這方面必要的戰略眼光嗎?我們的政府及社會領袖有全球視野、風險憂患意識嗎?有歷史機遇意識嗎?能在這大變局中把握航向嗎?

須放棄難民心態本位主義

除賑災外,香港民間長期有大量針對內地的扶貧及教育慈善項目,包括無止橋、健康快車、希望小學,及黃河邊上的復耕等。這對國家的發展當然有一定的幫助,但不能說成是「融入國家大局」的回應策略。他們與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有什麼關係嗎?有相互協調配合嗎?沒有。香港政府在這些活動中,差不多完全沒有扮演任何角色。香港在內地的很多活動,包括尋利的商業投資,對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大大小小的幫助,也可以說是「大局」的一部分,但將這些活動說成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有點過分了。

在香港正面臨政府換屆、換特首的轉機中,大家是否也應談談這些問題?但這可能對香港的要求和期望,有點過分。如香港未能跳出其有百多年歷史的殖民地順民心態、有幾十年歷史的難民心態,某程度上放棄本位主義,恢復本來應有的國家觀念及認識,及學習自命為國際城市而缺乏的國際視野,那香港只能淪為國家的一個二、三線城市,甚至是像過去幾年一樣,變成國家的一個負累。

高等政經研究院(中國.香港)

新範式基金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