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16日

黃伯農

美澳對AUKUS的戰略考量

9月中,澳洲、英國和美國宣布成立一新軍事安全合作夥伴關係,簡稱「AUKUS」。目標是由英美兩國協助澳洲建造一支核動力潛艇艦隊。AUKUS是美國拜登政府建構新印太戰略聯盟合作的一部分。本文探討美澳兩國的戰略考量所在。

美國的戰略考量

自從2013年以來,中國在南海成功建設多個具軍事用途的人工島。因為這些人工島也可以是核導彈和核潛艇的載體,北京已有效將其核威懾力從內陸推出南海,深刻改變了中美之間在亞太區的軍事實力平衡,也完全改變了美方核戰略謀劃者們對中國核威脅的理解和研判。

受到結構性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 的戰略思想影響,中國在南海的戰略被西方謀劃者界定為「堡壘戰略」(bastion strategy),目標是透過人工島、潛艇、航母、導彈和其他軍事平台,把南海安全化成一個中國內海的主權水域。而核潛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直至現時為止,全世界只有6個國家擁有核導彈潛艇: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印度。核潛艇有分兩種:(1)沒有核武的「核動力潛艇」(Ship Submersible Nuclear; SSN);和(2)擁有核武的「核導彈潛艇」(Ship Submersible Ballistic Nuclear; SSBN)。因為SSN造價較低廉,一般認為SSN沒有配備能發射核導彈的先進技術及設備。美國謀劃者相信,要去成功追蹤截擊敵方一艘SSBN,需要最少5艘SSN。

因為美國估計中國已擁有最少8艘SSBN,美國便需要有最少40艘SSN才能有效抵消中方的核威懾力,才能保持美國對華的核戰略絕對優勢。然而,前任特朗普政府於對華及對盟友的貿易戰措施已很難在短期內逆轉,貿易戰對美國家庭和消費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持續。

另外,新冠病毒大流行仍在美國和全球肆虐,削弱和拖慢了美國和全球經濟的復甦。拜登政府知道美國現在未有財政能力去投入建設一支能抵消中國核潛艇所釋出核威懾力的龐大核潛艇群。唯一可行方案便是在亞太區找個有財力有雄心的盟友幫忙,讓她肩負起這個責任。

雖然美國在印太區有多個盟友,但於「五眼聯盟」情報分享框架和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種族及文化親疏有別的考慮之下,拜登選擇了澳洲並不出奇,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首先,中國近年在5G無線電通訊、「北斗」衞星導航技術和網絡安全等科技領域均有突破,使中方國防謀劃者一直倡導對美核威脅的「體系突防」或「體系對抗」戰術漸漸變得可能。「體系突防」核戰略謀劃者認為,為了能完全抵消美對華核威脅和折衷預防美方向華發動核襲,最有效方案並不單是加強核威懾力,而是透過提升科技去達到能於必要時能有效「關掉」美國核武設施的決定性力量,才可防止核戰和減低傷亡破壞。

為了維持美國對華絕對核戰略優勢,美國必須依靠一個一開始便決定跟隨美國指令,去排除華為5G技術的盟友。而澳洲正是合適人選。

澳洲的戰略考量

第二,2020年7月,澳洲國防部發表的國防戰略文件提出,澳洲正式將國防開支額從國內生產總值(GDP)脫鈎,這意味兩個方面。一方面,澳洲面對周邊戰略安全環境的急劇變化,因為美國全球力量正走下坡,澳洲的國家安全已不能完全依靠美國去保護和提供,澳洲實需要靠自己謀求增強自身的國防力量。

另一方面,縱使中國崛起為澳洲帶來內部和外部挑戰,澳洲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謀劃者仍視印尼為更即時安全威脅。近年澳洲與華和與印尼關係惡化,澳洲認為有實際安全需要去提升軍力,去維持與印尼之間的戰略距離和優勢,並確立澳洲在印太區域安全的領導位置。

於是,美英所提出的核潛艇科技轉移計劃便來得合時。澳洲的戰略意圖是想借用美英核武技術去抵消中國的政經影響力和核威懾力,以及繼續圍堵印尼,並在周邊南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事務扮演更積極領導角色。

增加對中國談判籌碼

最後,AUKUS宣布成立後一天,北京便宣布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澳洲國立大學學者Shiro Armstrong分析北京有兩個戰略目的。首先,北京希望能利用美國的缺席去楔入及分化CPTPP內成員國之間的團結。另外,北京也想利用CPTPP的入會要求去在中國國內推動新一輪改革措施,從而強化中共中央對地方政府和市場的指揮領導能力。

於習近平政府的政策措施下,近年中國GDP增長的60%源自「私營部門」(private sector)。私營部門一般包括私營企業和市場個體戶。私營部門也佔了中國全國創新總量的70%,已佔城市地區就業率的80%,和佔全國整體出口量的90%。中國其實有長遠實際需要擴大國際自由貿易覆蓋範圍,國家發展才可滿足和受惠於私營部門的強勁發展。回應這大趨勢,AUKUS便可以為澳洲增加未來對中國加入CPTPP談判時的籌碼,使中國經濟發展能服膺於以澳洲為首的印太規則為本國際秩序之下。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