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14日

丁望 思維漫步

兩岸分歧很大 難免大戰一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唐詩人王翰筆下的戰爭場景。

在當代的台灣海峽,有過古寧頭戰事(1949)和金門炮戰(1958),國共各自的傷亡代價也很大。戰爭與和平,是人們面對生命價值最艱險的選擇。

10月10日辛亥革命110周年,北京、台北均有紀念活動,戰爭與和平是最主要的話題。

北京重申對台「和平統一」,台北則強調維持和平現狀。在和平的口號背後,是各自的軍事裝備升級、練兵備戰的常態化。到2032年中共二十二大召開之前,除非政治生態有轉變,武統的戰爭可能爆發。

誰繼承中山 四個關鍵詞

孫中山先生在1911年主導的辛亥革命,是推翻專政帝制的革命,建立了共和民主政體。在中華民國最初的15年(民國1年至16年,1912-1927),是1949年前中華大地最自由的時段,不僅有組黨、結社、思想、言論、新聞的自由,還有思潮激盪的社會啟蒙運動,新文化和五四運動的民主、科學理念得以傳播。

這種價值觀的變革、人對「個體」的覺醒,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五四運動,給後人的啟示之一。胡適(1891-1962)論辛亥革命,特別提到推翻帝制,對中國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

兩岸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沒有觸及思想啟蒙、孫中山思想和推翻帝制的啟示,着墨於當今政治,涉及兩岸可能的武裝衝突,也闡述了和平願景。

北京的對台政策,可歸納為四個關鍵詞:繼承、和統、唾棄、意志。

繼承,指孫中山的繼承者:

「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並強調中共的正確道路,是扮演繼承者的條件: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唾棄,是對台獨的譴責:「分裂國家的人」必將遭到「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台維持現狀 提四條底線

意志,是實現統一台灣的「堅定意志」。意味在「必要時」,以武統「解決台灣問題」。

在戰爭與和平的「兩手策略」中,和平大體是「虛」的,戰爭才是兩岸面對的最大挑戰。

北京重申對台政策,強調「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的框架,並未獲得台北「友善」的回應。

蔡英文在台北的雙十演詞,重申「我們不會冒進」,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她說:「維持現狀就是我們的主張。」

她提到「台灣人民底線」四條:一,「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二,堅持兩岸「互不隸屬」;三,「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四,台灣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

她的表態,突顯她和民進黨並不接受對岸主導的統一論,包括「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這些年來兩岸政治生態的變化,使執政黨之間的談判缺乏互信和開啟的基礎。

北京對台的統一論,仍存在兩個「寄望」。一是繼承孫中山振興中華理想的自我角色;二是新的國民黨高層,能以「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原則,促成兩岸談判以達致和平統一。

北京這次紀念辛亥革命,特別強調對孫中山政治理想的繼承,以突出中共主導「民族復興」和對台「和平統一」,是對孫中山的尊崇。

繼承說對中國大陸的年老一代或民族主義新一代,或有影響力。台灣年輕一代恐難有「共鳴感」,對他們而言,孫中山「太遙遠了」。

現實的政治是:孫中山的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理想,例如和平土改、平均地權和改善人民生活,都在台灣實現了;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亦可伸延為社會民主,台灣實現了從里長、縣長到總統的直接自由投票選舉。台灣知識界特別是熟悉民國史的歷史研究者,對繼承孫中山理想自另有一套評估。

中共「寄望」較多的,是國民黨有「合作」的動力。

對於國民黨新一屆主席的上台,中共有不同的表態,上一屆江啟臣當選,中共未按例致賀電;不久前,朱立倫接任黨主席,中共有賀詞且提到「九二共識」。馬英九兩次當選(2009、2013)賀詞最「熱烈」,因他熱心宣揚「九二共識」。又有新加坡會談(2015)、兩黨高層「舉杯歡飲」茅台和金門(高粱酒)之盛況。此盛況成為他「和平之旅」的標籤,負責會談拉線安排之「我的朋友」趙春山教授,也為此會談欣慰。這種「友好」場景不再,已導致談判之門難以開啟。

國民黨弱勢 兩岸有戰事

更為重要的,國民黨已由「一黨獨大」墮為邊緣化。一個弱勢的政黨,連凝聚黨內共識也千難萬難,更不要說建立社會的公信力、號召力。重新取回執政黨的地位,或已是脫離現實的政治烏托邦。

沒有執政黨的實力、地位,意味民意的支持力脆弱,何來對兩岸政策的話語權?

不過,中共對國民黨老黨員、老兵的「統戰」比較成功。有研究兩岸關係學者認為,有國民黨粉絲支持兩岸統一之想。

當然,兩岸關係演變中,還得看軍事實力,中共的「集中統一」體制,積聚很強的政治動員力,軍隊的裝備精良,打仗意志又堅定。這是強勢之處。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