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28日

黃永 政治誅心學

本港政治問題源於見林不見樹

傳媒報道方向往往牽引政治走向,此乃議題設定理論的基本推斷,故有不少學者認為,社交媒體的演算法,正為世界帶來新政治操作,包括:剛結束的德國選舉所見的民粹政治、美國社會分化如同形成了兩大回音室,還有中國利用網絡科技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監控資本主義。

然而,政治過程中有一點還是萬變不離其宗:傳媒既反映亦引導民眾取態,所以新聞報道之焦點,便已界定了政府和議員跟進的方向與範圍,於是他們提出的答案亦多數旨在「救火」,卻未能解決核心結構性問題。當答案只是為求即時應對並且搶白對手,便容易變成只提大原則而忽略細節,造成「見林不見樹」的奇怪現象。日子久了,當人人習慣了「不見樹」,整個制度亦自然會「不建樹」。

在香港,不論泛民還是建制,前者高呼爭取民主,後者強調搞好「一國兩制」,但怎麼爭、怎麼搞,總是重口號而欠政策內涵,遑論有何實質delivery和承諾。例如就民主黨應否參加年底的立法會選舉,傳媒和兩邊的輿論只關心民主黨會否派人出戰,彷彿「去馬」就是要關心的全部,但未來立法會將有哪些政策需要尋求跨黨派共識,而民主黨一旦當選,到底剩下什麼實質功用、扮演什麼角色、推動哪些法例,則似乎未見深入報道,亦沒有一套全面具體建議。

又例如上星期各大傳媒仍在跟進中的「選委會點票用14小時不可接受」之新聞,報道和評論都指出過程混亂和官僚僵化,可是具體該怎麼安排,才得以成功「活化官僚」,則不見得有什麼能夠切實執行的建議,於是批評便流於表面,官僚們也不會因而改變。

事實上,不少發達經濟體已着手在政府procurement(直譯作「採購」,但相對傳統的purchasing工作更具策略性)方面進行改革──皆因市民對新政策或措施之觀感,主要跟執行時的流暢度有關,包括派錢、派消費券,以及完善了選舉制度卻未有完善點票制度。

專家把官僚採購時一般出現的問題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在技術層面表現無能(technical incompetence),最典型失誤是只以「價低者得」來招標,卻未有理會現實環境(回想去年初全球搶口罩),以至不懂得在合約內訂明政府真正需要──像英國某個市政府設熱線作公眾諮詢,其外判合約訂明只按接聽電話的數目收費,故接聽一方並無誘因跟致電來的市民詳談,甚至會趕收線以推高接聽數字,未能達到原先諮詢公眾之目的。

第二類官僚採購問題,源於他們忽略了現金科技其實能夠提供各種「度身訂造」服務,但官僚們由於仍停留在必須根據往績才決定採購的心態,結果只願意使用現成off-the-shelf科技──可是這些科技一般都很快便會被淘汰;也正因為是即將過時的科技,故供應商亦不介意大幅降價,從而以價低取得合約。至於今次特區政府引入的電子派票及自動點票系統有否出現這類問題,倒值得傳媒詳細跟進,而非純粹在宏觀層面控訴官僚僵化便算。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