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
在50年前的1971年9月13日,林彪(1907-1971)乘軍機外逃,摔死於蒙古溫都爾汗(史稱913事件),彷彿一枚重型炸彈在地平線上爆炸,震驚高幹和平民。
「驚」在他是毛指定的接班人、中共中央和軍委第二號人物,居然會與擔任政治局委員的妻子葉群(1917-1971)、擔任空軍作戰部部長的兒子林立果(1945-1971)一起逃亡,被指為「叛徒」。
他是經常整人的極左陰謀家,積下民怨甚深。摔死的消息傳出後,許多高幹和知情者大喝茅台「慶賀」。還在江西軟禁的小平,沒有舉杯的激情,說了一句話:「林彪不亡,天理不容!」
聽慣政治宣傳「主旋律」的工人、寧夏銀川市一個雜工被嚇倒,患了間歇性癲狂症(當地人稱為羊羔瘋),口吐白沫,胡言亂語(胡耀邦史料信息網2021.9.13)。
文革初走紅 高層第二位
1970年「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被關押,有高幹唱歌狂笑;1976年四人幫倒台,官民競購大閘蟹(還言明要「三公一母」)大事慶祝。這是長期極左折騰積聚民怨的象徵式宣洩。
在毛時代(1949-1976),林彪受到重用。1955年,與小平同補為中共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與1945年七屆一中全會入政治局的劉少奇、彭真,同為毛培養的接班群。
1956年的中共八屆一中全會,圈定6個政治局常委(毛和副主席劉、周恩來、朱德、陳雲及總書記小平),林彪在其餘11個政治局委員中排首位。
1958年,毛清算周、陳的「反冒進」,發起大躍進、人民公社和全民煉鋼運動。在5月的八屆五中全會,林彪提升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排名在毛、劉、周、朱、陳之後。
在同一全會,「左王」柯慶施(上海)、李井泉(四川)和譚震林(主管農業的副總理),升為政治局委員,他們都狂熱支持毛的極左政策。
在1966年8月的八屆十一中全會,毛改組政治局及常委會,林彪成為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在11個常委的排名僅次於毛(劉降至第八),列於毛接班人地位。
1969年4月中共召開九大,他被正式確定為毛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並寫入黨章。康生(政治局常委)在會上稱他「一貫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最忠誠、最堅決、最勇敢地執行和捍衞……革命路線」。
在1970年8至9月的九屆二中全會,毛下令清算陳伯達,林及其集團受影響。1971年913事件後,林集團垮台。
順着一言堂 為極左辯解
林在政壇崛起,關乎他豐厚的軍隊資歷和戰功(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華南戰役),更與毛的賞識、信任有關。
毛一直看重、提拔他的因素,可歸納為3項:毛文革前大力支持極左政策,並挺身而出為左禍辯解;狂熱宣傳毛著、毛語錄,迎合個人崇拜的「造神」;毛文革期間支持毛的政治整肅。
1950年以來,他善於權術,迎合毛的好大喜功和個人崇拜,扮演善於「領會領袖意圖」、堅定支持決策的角色。
在黨內政治鬥爭中,他的「政治站隊」十分清晰。1958年大力支持大躍進、人民公社,對清算周、陳的「反冒進」有「積極回應」。1959年廬山會議清算彭德懷,他大罵彭是「陰謀家、偽君子」。
1962年1月的7000人大會,是難得的批左聚會。劉少奇根據下鄉調查所見表示,要正視多年來的左傾政策錯誤和餓死人事實,糾正農村的虛假浮誇、強迫命令、嚴重脫離群眾現象。
他提到湖南農民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不應再「吞吞吐吐」,應實事求是承認缺點和錯誤。他慨嘆「幾年來黨內不少領導同志不夠謙虛謹慎」(《劉少奇年譜》546、547頁)。
許多高幹也提到左傾錯誤和大飢餓,林卻大唱反調,替毛和極左之禍辯護。他說,造成3年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天災和各級幹部未完全照毛的指示去做,「如果聽毛主席的話」,「彎路會少走很多」;他強調,毛思想是「正確的」,現在「付出一點學費是值得的」。
他的講話,成為1962年9月八屆十中全會毛「反攻倒算」的催化劑之一。在這次會議,毛提出強化階級鬥爭之說:年年、月月講階級鬥爭,又清算黨內「翻案風」。
劉、林講話的大差異,也使毛後來加快培養林接班、排斥劉的部署。
編印毛語錄 宣傳四偉大
早在1959年,林彪就狂熱宣傳毛思想,在《紅旗》雜誌第10期發表長文,歌頌「毛澤東軍事思想」,強調對毛的「無限忠誠」。
1964年,他領先在軍中出版《毛主席語錄》,發起「學語錄」的政治宣傳運動。
1965年,他題字:「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
1966年8月,他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號召幹部「樹立毛澤東思想的權威」。他說:「對主席的指示要堅決執行,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要相信主席的天才、相信主席的英明、相信主席的智慧。一切請示主席,一切遵照主席的指示辦事。」
1967年5月1日,他的「四個偉大」題字在《人民日報》刊出:「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
他對毛語錄的狂熱,加劇社會上「造神」運動的愚民化。
從早飯前肅立讀語錄、向毛像跪拜,到唱語錄歌、跳「忠字舞」,成為「早請示晚祈禱」的儀式,是毛文革時最常見的場景。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