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16日

黃錦樟

通識有不足 公社科重建國民身份

編按:教育局在新學年起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社科)逐步取代通識科,加強學生認識國家和重建身份認同,避免重演2019年反修例運動有大批年輕人參與的覆轍。今篇繼續引用相關研究,並展望公社科如何執行。

第三份研究是2019年反修例事件後,由本人等通過分析通識科的教科書內容,以及跟個案學校教師交談所做的報告。其中教科書以2007年「通識科教育課指引與評估」的課程宗旨及課程成果等作參考,分析市面上出版的「今日香港」與「現代中國」教科書各10本,以及部分「學材」和教師用書。

研究發現教科書多偏頗

研究發現,在「單元2:今日香港」的教科書中,只有兩三本能達到通識科的目標,餘下的教科書皆不符合課程指引的要求。這些課本絕大部內容偏頗,美化殖民地時期的情況,過半數把「香港市民身份」和「國家國民身份」對立起來,鼓勵學生對不滿的社會現狀採取激進行動,以尋求改變。

至於「單元3:現代中國」,有3本教科書能達至通識科課程目標的要求,這些少數教科書能夠幫助學生明辨思考,作出正確判斷。餘下不達標的教科書,絕大部分內容偏頗,未能讓學生了解當代中國問題根源,負面描繪國家形象,用西方的價值觀批評國家現況、體制與政策。

總的來說,大部分「單元2:今日香港」與「單元3:現代中國」的教科書編寫都不理想,未能完全符合通識科課程指引的目標和要求,教育局完全有需要恢復對教科書的審查。

個案研究則邀請30所分別來自不同辦學團體的中學參與,並按學校中一學生派位成績分成三組:「組別1」為學生學習能力較強的11所學校;「組別2」為學生學習能力較弱的11所學校;以及「組別3」為學生學習能力最弱的8所學校。

儘管許多個案學校的通識科教學和評估都以考試為導向,但不同組別學校之間的教師對學生的表現卻存在明顯差異。「組別1」學校的教師對他們的學生有期望,教導學生邏輯思考方法,要學生注重知識和訊息積累,又教導學生培養良好習慣,打好根基。

另一方面,「組別2」和「組別3」學校的教師,偏重訓練學生答題技巧,用具體案例教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毋須兼顧太多的理論知識,認為最重要是幫助學生考試及格。

研究發現,大多數教師教授通識科時都強調是主持人角色,不談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在探討身份認同時,教師多注重理性分析,鮮與學生分享個人經驗或感受。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後,部分教師直言害怕說出個人立場,因為會惹來學生反感,與學生造成對立。

通識課程的「身份與身份認同」主題,又過分強調香港居民身份認同的多元性成份特徵。主題是「身份與身份認同」,實際內容是突出香港居民的多元身份,國民身份只是其中的一個選項,與「現代中國」強調國民身份認同的主題明顯不銜接。

剪報提高學生社運興趣

在與教師談到社會上不少人在反修例運動中譴責通識科時,老師大都不同意指摘。他們認為學生受互聯網社交群體和父母的影響更大,指互聯網是衝着中學生而來。

不過,「組別1」學校的教師坦言是通識科的學習模式影響了學生。學生從報章中收集訊息,經常使用互聯網蒐集資料,加入社交群體交換意見,都提高了學生對社會運動的興趣。教師也譴責社會運動對學生帶來負面影響,他們感慨2012年的反國教風波給中學生埋下炸彈。對於2014年的雨傘運動過後,2015年後出版的「今日香港」教科書引入「違法達義」議題,也誤導了學生。教育局終於在去年11月初宣布大幅度修改通識科,給該課程畫上終結句號。

現在回頭看,通識科在設計上未有充分認識殖民地教育,忽視香港人認同西方價值觀的心態,低估了地緣政治中的媒體及報紙對香港政府和中國當局的負面批評和誇大、抹黑的宣傳,又高估了議題探究學習,能引導學生對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作出明辨是非的判斷。

當時無法估計到的是互聯網的急速發展,以至社交媒體對學生造成的負面衝擊。社交媒體把價值觀、立場和想法相近的人相聚一起,立場不同的人逐漸歸邊,變為兩極。群體裏的相近意見不斷重複、擴大,讓人完全忽視了不同立場的意見,觀點和取態變得愈來愈偏激,導致情緒化和對當局一面倒的負面觀感。

中學生被灌輸本土意識

昔日香港的社會運動,學生都甚少參與。惟2012年的反國教事件,首次有中學生牽頭。兩年後的雨傘運動,帶頭的是大學生,大部分中學生仍然是旁觀者。2014至2016年間出現廣東話抑或普通話是香港中文法定語言的爭議,開始見到有群組刻意聯繫中學生,提倡本土意識,反對以普通話作為中國語文科的教學語言,但參與的學校寥寥可數。

2019年初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草案,群組捲土重來,積極聯繫更多中學,學生相繼成立反修例關注組,宣傳立場。Telegram和連登等社交媒體針對中學生而來,群體裏不斷地傳播抨擊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又扭曲政策原意,誤導學生,令中學生變成運動主角之一。有理由相信,大學生也同樣的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是繼承通識科的發展而來,基本上維持通識科的教學宗旨,也糾正通識科不足之處,例如突出國民身份認同的優先次序,提出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欣賞、尊重和接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在價值觀及價值教育的處理方面,重新肯定直接傳授教學法,教師不能以旁觀者身份、對學生有欠全面或偏頗的觀點置之不理,要求教師成為學生榜樣,帶出正面的影響。

公社科把考試評核分為及格與不及格,提出沒有公開評核的內地考察,大大增加了教學的靈活性,教師可把應付考試的動力,改為增加以學生興趣發展為導向的教育。除了內地考察外,在三個主題中按學校的具體情況和教學重點,可加入考察活動,通過參觀、探訪、事前準備、事後解說,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自主的學習者。增加教育考察,課時要重新安排,倘若增添額外時間,將會牽涉教育局能否/如何調配給學校提供額外資源等問題,須留待教育課程發展議會的考慮和規劃。

公社科重新提出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是從穩固根基的角度出發,根基穩固壯實,枝葉才能茂盛,但要徹底改變,還需不少條件的配合。首先學校是否要考慮用學有專長、又熱愛中國文化的教師來承擔公社科的教學,重建公社科的教師隊伍?倘若教師不了解中國國情,或抗拒中國的政治體制,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工作就難以完成。

須由了解國情者授課

對許多中學生來說,國民身份認同仍是個敏感問題,如何贏取學生的信心和信任,引導學生重新認識和接納國民身份,是公社科教師的巨大挑戰。國民身份認同,除了理性認知、學習香港回歸歷史、《基本法》、國家憲法和國安法等外,也要有感性的情意教育,在處理國民身份認同的同時,也要照顧好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教師要尋找適當機會、於課堂上和課餘時,與學生分享經驗。例如個人國民身份認同的經歷和感受。學生有疑問或抗拒的,教師應細心聆聽,回答他們的疑慮和問題,疏解情緒,耐心替學生釋疑解難。

對學生的情意教育,並不限於公社科,中文、歷史甚至其他科目的教師,在接觸學生時,都可以跟學生分享個人經驗和解難過程。教師對中國地理、歷史、文化有認識和感情、關切家鄉和祖國的發展,自然能夠感染學生。教師對中國國情認識不足的,需要加強學習,邊做邊學。學校的責任在釐定計劃和步驟,聯繫/監督教師,營造良好校園氣氛,發揮學校整體的教育力量,才能有效地影響學生。

學生能夠建立一己的國民身份,才能有效地發揮獨立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觀點上,看到文化差異、背後的不同的價值觀、及其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從而加深個人國民身份的認識,理解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和提出改進,成為盡責認真、具國家觀念和世界視野的公民。

從通識科到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二之二

香港大學退休教授

 

本版刊登之〈通識有不足 公社科重建國民身份〉文章,提到黃錦樟等人分析通識科的教科書與個案學校的研究報告,是由香港集思會主辦,「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贊助。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