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2日

丁望 思維漫步

三次分配藥方 大款捐助弱群

唐詩人白居易(772-846)體恤民疾,慨嘆貧富懸殊:「貴有風雪興,富無飢寒憂。……豈知閿(讀音「文」)鄉獄,中有凍死囚」(歌舞);「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買花)。今日的貧富天淵之別,亦引起廣泛議論。

北京官方日前宣布,將構建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縮小貧富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

據北京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的估算,1%最富有的家庭,擁有本國財富的35%(世銀2010年公布的數據是:1%富戶掌控本國財富的41%);5%高收入家庭,佔全部儲蓄量的50%(財新網2021.6.9張明文)。

瑞士信貸《2021年全球財富報告》稱,百萬(美元)富翁的人數,美國最多約2200萬,佔全球近40%;紅色中國(紅中)第二超過500萬,佔9%(界面新聞2021.6.24)。

有抽樣調查報告稱,在「重要的社會問題」問卷,貧富差距居第二位(首位是貪污腐敗)。

第一次分配 指工資收入

官媒熱議三次分配的文章,多未能簡練解釋術語,而是在讀者難明的概念中轉來轉去。

本文試先通俗解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分配,把它們的意涵歸納為三組關鍵詞:一,工資;二,稅項和社會保障;三,公益扶助。

第一次分配,最初是指勞力報酬,即公職人員(公務員)、國企職工的工資,這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僱主與僱員的分配關係。

198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所有制(產權)有很大變化,除了國企的公有制,尚有私有制(民企、個體戶)、集體制和混合制。這些企業職工的勞力報酬亦是工資(僱主提供認股證一類的比例很低)。工資的確定,關乎市場因素特別是勞力價值、供求關係。1980年代後,除了工資之外,還有資本投入的收入,即資本投入房地產、股票、外滙、企業等的回報。

公職和國企人員包括黨政機關、教育界、文藝界、事業單位的人員,統稱「吃財政飯」,工資由財政預算撥付,受一套官方早就制定的工資制規範。

第二次分配 稅項公共品

第二次分配,主要是指官方的稅項,包括所得稅、營業稅等。

官方以不同稅率徵稅,高收入者稅賦較高,以兼顧社會公平。把部分稅收以轉移支付方式,向弱勢群體提供一些補貼(例如最低收入保障即赤貧補助金);或向特定階層提供財政支付的補助即「公共品」,例如農村合作醫療補助,再如農民種糧等「四補貼」。這是均等化的「公共品」,如同香港的生果金、綜援,符合條件者均可得到同數額的福利補貼。

第三次分配,是營利豐厚的企業、收入高的個人,自願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這就是動員大款(大富戶)和大企業捐款,扶助貧困、上學等。

8月26日,官方發言人稱第三次分配不是強制性,不是「殺富濟貧」。「劫富濟貧」說成「殺富濟貧」,似在強調比「劫」更嚴重的「殺」,反襯人們對強制性手段有顧慮。

擁有大量財富的大款,如能自願參與持續的公益事業,把部分財富以慈善模式扶助弱勢群體,是有助於緩解貧富糾結的社會工程。

第三次分配的推行未必能順暢。其因之一,是官方須有相關的「政策配套」。例如,在第二次分配時,有參與公益事業的稅項優惠;再如,對私企和私人財產保護的法律、司法程序,要盡快「補齊短板」、多加改善,以免地方官用變相恫嚇、強制手段,逼私企、大款捐款。

其因之二,是缺乏真正的民間社會,官方對NGO(非政府組織)的遏抑取向,使民間的環保、慈善、維權團體受地方官排擠。

美國大富豪蓋茨的慈善事業發達,香港首富誠哥私人基金會的公益捐助社會效益強,與當地的民間社會活力有關。

在民間社會中,大企業、大富豪的慈善事業有「三自」特點:自願、自主權、慈善項目的自由選擇權。有「三自」和行政中立,故能實現救助時效,避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之弊。由公權一方統管的公益組織,排斥NGO、不想大款主導,往往訊息不透明、監管不善,幾年前的紅十字會事件,就暴露了監管弊端。

毛左稱革命 扯到五縱隊

第三次分配原應是公益事業及其機制的構建,但在官方統辦下,實際牽扯到政治的整治。

8月29日,「全國性」官方網絡平台都刊出老毛左文〈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提及共同富裕與阿里巴巴被罰182億、鄭爽和趙薇等娛樂圈事件,強調要「從更高的政治層面來看這一系列事件」,「一系列整治動作,都在告訴我們,中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從經濟領域……到政治領域都在發生一場深刻的變革……一場深刻的革命」;又稱「是一次從資本集團……向着社會主義本質回歸」。

此文還突出敵對勢力論,說美國「通過中國內部的第五縱隊對中國發動顏色革命」,如果「還要依靠那些大資本家作為反帝國主義反霸權主義的主力」,「不用敵人來打就自己先倒下了」。

言下之意,是要打擊勾聯美國的「走資派」,回歸「社會主義本質」。網絡的留言謂:「似文革風的批資」。

雖然黨報(紙媒)未刊此文,但其網絡平台競相刊載,意味阿里巴巴事件等並未了結,政治整治還將持續,人們對第三次分配舉措難免有困惑。

三次分配.之一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