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7月9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教育之基本假設

談到社會文化中的基本假設,有朋友送來24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一項「山洞預言」(Allegory of the Cave)的卡通,與這裏的討論頗有關係。

三個人,從小就關在監獄裏,而且只能對着一面牆,無法轉身。身後有一盆火,他們每刻看到的只是人來人往的影子(見圖)。他們就把影子當成了現實世界的全部。直至有一天,其中一個被釋放了。到了室外,陽光底下,還是把影子當成現實;經過不斷的適應才慢慢明白影子與實體的關係。回到洞裏,告訴兩個同伴,卻都無法相信,罵他在捏造。

這樣的故事,不是在今天的現實裏,似曾相識?這又應了另外一位朋友傳來的近世英國哲學家羅素(Bernard Russell)的一句話:「世界上全部的問題在於,蠢材與狂熱分子總是肯定自己是對的,而較為聰明的人卻充滿疑惑。」(The whole problem with the world is that fools and fanatics are always so certain of themselves, but wiser people so full of doubts.)

筆者這裏無意把不明白另類文化假設的人,都說成是蠢材。那不真實,也違反了本欄一直的觀察,即每個人對於本社會本文化裏面的假設,總是不假思索而堅信不疑,總是帶有一定的頑固性。如果這只是在本社會本文化裏面,沒有問題,也是理所當然。但是在全球文化頻繁交流的今天,沒有理解另類文化的心理準備,往往會誤解、錯判,甚至輕率否定、鄙視,就不自覺地變得愚蠢。

甚者,如果你是帶有權威的一方,或者帶有決策的權力,或者領導一家有跨國業務、多國成員的機構,假如純粹從自己文化的假設,假定其他想法都是錯的,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造成不必要的敵意,也不會為事業帶來成功。

教育領域 假設遍布

在教育領域,還有許多基本假設,是人們不假思索而堅信不疑的。最顯著的假設是教育的功能:教育是為社會經濟提供人才的。

在幾乎所有社會,不管經濟制度,也不管意識形態,都很容易假設教育是製造各類各層勞動力,或者說是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即使我們的讀者,也許會問:教育產生人才,不對嗎?或者說,人總是要工作的,教育不就是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做準備嗎?

並不是說這個假設就不對。但是,教育的功能就全部是為社會經濟提供人才嗎?教師會告訴你,最關心的是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的健康成長就完全是為了社會經濟的需要嗎?他們心懷的是每一名學生的未來。

他們也當然會關心學生的學業和考試成績,但是作為專業教師,他們心裏想的,還是學生的出路與前途。作為教師,為社會提供人才只是理論上的、非常間接的目標。作為家長,考慮的也是孩子的前途,這與社會的經濟需求也只有遙遠的聯繫。

產生人才 天真假設

但是政府考慮政策就會不一樣:經濟發展需要多少、怎樣的人才?傳統一點的會問:什麼人才會過剩?什麼人才會短缺?先進一點的,會考慮如何培養靈活的人才、「綜合性」人才、「適應性」(adaptive)人才?現在很多國家都在考慮科技發展需要的人才,又或者如何培養AI時代的人才,等等。政府的政策很容易把經濟發展作為教育發展的唯一目標。不信,請看看歷年的《施政報告》。這裏面,隱涵的概念就是假設教育是一樣工具、一個工廠、一種生產過程,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經濟發展。

這種假設,在傳統工業社會,不容易發覺有問題。因為自從現代的學校在歷史上出現,就開宗名義是為了「打工」;全社會的學校制度第一次在出現(英國1870年),也是為了大英帝國保持其工商業優勢。都是經濟話語。而學校制度提供的學歷也是人們經濟生活(工作、職位、行業)的入場券。因此,社會的人才需要與個人的職業前途,歸根結柢是一致的,並非理論的假設。

這種假設,在社會經濟瞬息萬變的今天,就會受到很大的質疑。經濟需要的人才,變幻莫測——大機構紛紛因應環境而作急速的大幅度人事變動,小單位也因應環境而無常地收縮、轉型、關閉。所謂經濟需要、人才需求,都只能夠是極為短期的估量。但是教育,卻要為學生往後的幾十年做準備,要向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生命負責;不可能純粹遷就短視的經濟變幻。教育要適應經濟和人才的需求,就變成一個相當脆弱的假設。這也是筆者對於「生涯規劃」日夜感到不安的原因,那是要學生把自己的「生涯」目標瞄準不斷移動的標靶。

除了時間與變化的因素,還有許多看來很明顯而又簡單的邏輯,其實也只是脆弱的假設。舉個例子:社會發展,最容易看到的就是科技。科技的發展看什麼?就要看科技的人才。科技的人才從哪裏來?不假思索,就看教育。教育看什麼,看課程、科目,考試,因此要看STEM。倒過來,STEM推行得好,選理科的學生多,理科考試成績好,就會有更多的科技人才,社會發展科技就會有條件,社會經濟就會強盛。聽起來多麼有道理,真的嗎?

這裏面,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假設。一、假設社會的未來,繫於科技。二、假設科技的發展,在於科技人才。三、假設科技需要的人才,在於大學的理工科畢業生。四、假設中學理科考試成績好的,就是科技掌握得好的學生。五、因此假設盡早在中小學加重STEM,就是迎接未來的起點。這裏每一個假設,其實都需要認真地探究推敲,才能確定。不過,沒有人做這種功夫,也不會有人做這種功夫。筆者大學畢業於數理,絕不反對STEM,不過背後的緣由,十分混沌。

脆弱假設 混沌過日

現在還有許多人,對學校的課程,帶有一種不切實際的迷信。曾經有朋友對今天的學生沒有禮貌,很不滿意,因此在報章訪問中,提議把「禮貌」納入正規課程,需要考試。這裏,假設一:進入課程,學校必須教;假設二:編入課程,就會有系統的理論;假設三:教師講了,學生就會吸收;假設四:經過考試,學生就會學得扎實;假設五;於是學生就會把所學轉化為行為,變得有禮貌。這裏的假設一和二,也許可以成立;後面第三條,就難說了。

這裏絕對同意禮貌是社會生活很重要的一環,學生要養成有禮貌的習慣,學校責無旁貸。現在香港的學校也很重視禮貌教育,有設計「禮貌周」、「禮貌運動」的,聚焦禮貌;有把禮貌與中國儒家的「禮」結合,凡在人際關係的大框架裏……但是更重要的是全校的氛圍。我們到學校參觀,學生對老師、校長、同學的態度,一進門就一目了然;那就不是納入課程、講一講、考一考可以達臻的。尤其是考試,學生應考,目的不在表達意見,也不再表白心思;說白了就是要拿高分。那是考試的性質決定的,學生不會作他想。靠考試來改變學生的行為思想,但是不可思議的。

就是這樣糊裏糊塗,在種種不確定的假設之中,產生我們的教育政策。然而,這種種假設,威力非常大,而且幾乎是全球的共識,看來還會延續一些年代。筆者一介書生,只能抱着「無可奈何,由他去吧!走着瞧吧!」的態度。希望我們的教師,在混沌的大環境之中,能夠在學校的小環境裏,想盡辦法,讓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經歷,終生受用。筆者在香港學校所見,也的確如此;香港教師的專業精神、努力與智慧,敢說全球少見(相信這絕不是自我安慰的民粹主義)。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