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5日

黃伯農

英國「新冠疫苗現實主義」的啟示

截至4月14日,雖然中國的已接種新冠疫苗總劑量1.756億劑次,僅次於美國,但在佔人口接種率方面在全球則排名較後。接種率最高的國家分別是塞舌爾、以色列、英國、智利、巴林和美國等【表】。

與此同時,中國已向近70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並向28個國家出口疫苗。以上資料顯示中國雖為全球疫苗供應大國,但本國接種率偏低。

究竟催谷疫苗接種率是否足以抗擊疫情?本文以英國有關「新冠疫苗現實主義」(COVID-19 vaccine realism)的討論為切入點,探討約翰遜政府催谷國內疫苗接種率的政治考慮,從而探討國際抗疫合作的出發點所在。

遲緩公布接種後死亡數據

在英國,因為有民眾抗拒戴口罩、居家令和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大家便將「回到疫情前常態」(back to pre-pandemic normal)的希望託付在全民接種疫苗之上。截至4月初,全國已有3100萬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相比歐洲國家的平均10%接種率,英國已達47%。

這主流民意和集體行動的後果便導致一個現象:縱使3月在歐洲有少數人接種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合作研發的疫苗後出現血栓和死亡個案,英國官方之前未有公布境內有關情況。

要到4月初受到壓力後,衞生部下屬的「英國藥監機構」(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才承認國內共有30宗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出現血栓病例,當中有7人死亡。我的體會是因為英國社會上下很想盡快回復疫情前常態和重啟經濟,約翰遜政府便急於以全面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效果。

然而,自去年英國政府提出要為全國人口接種疫苗以來,有智庫和輿論便提出「新冠疫苗現實主義」觀念,呼籲大家不要對接種疫苗有過高期望。

智庫輿論籲勿抱太高期望

首先,曾在衞生部負責免疫計劃的前總監、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全球衞生計劃副研究員梳士貝利教授(Professor David Salisbury)提出,雖然疫苗可以提供個人保護,但它不會使人類生活回復到疫情前狀態;人們應該對新冠疫苗存有合乎現實的期望。

梳士貝利認為世上沒有疫苗是百分百有效。要知道一個地區接種疫苗後有幾成人能免疫,一般需要將該地人口的接種率乘以該疫苗的有效率。英國是世界上接種流感疫苗人口最高比例的國家;65歲以上的接種率是75%。

我們可以現實地期望新冠疫苗的接種率也可以達到這百分比。如果疫苗有效率為較現實的75%,我們便只能確保65歲以上總人口的56%得到免疫力(計算方法:75%接種率x75%疫苗有效率=56%人口免疫率)。其實這免疫率並不足夠去阻止病毒擴散;仍有差不多一半65歲以上人口可能會被病毒感染。

至於65歲以下的人口,英國每年只有大概50%接種流感疫苗。假設這接種率被應用到新冠疫苗之上,我們只能期望最終有37.5%的65歲以下人口得到免疫力(計算方法:50%接種率x75%疫苗有效率=37.5%人口免疫率)。

明顯地,以上兩個接種後免疫率均並不能達到「群體免疫」所要求的60%至70%人口免疫力比例。

梳士貝利相信疫苗可以打斷病毒傳播,但要達到「群體免疫」,前提是所有年齡組群都得到免疫力的保護。

如果只視接種新冠疫苗是達到個人保護的選擇,便不能確保病毒傳播鏈會被打斷。如何有效說服各年齡組群都去全面接種疫苗也是個挑戰。

而且,由世界衞生組織牽頭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實施計劃」(COVAX)只能確保受惠國家的3%人口(即「基礎工人」類別 )接種到疫苗;繼而希望為最多20%的老弱人口接種。這接種率也明顯不能達到「群體免疫」作用。

難怪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最近也推論「群體免疫」已不可能達到。要有效抗擊圍堵病毒,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病毒測試、封鎖、追蹤接觸者、保持雙手清潔、戴口罩和接種疫苗等多管齊下,才可以打斷病毒傳播,保護人民免被病毒侵害。

另外,貝理雅全球變遷研究所(Tony Blair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也提出「新冠疫苗現實主義」之說,指出單憑接種疫苗並不能抗擊大流行;疫苗只是抗疫工具箱中的一個工具。期望全國人口和全人類能夠接種新冠疫苗的想法並不現實,可為的是以非接種疫苗手段先行圍堵病毒和打斷病毒的跨國傳播鏈。人們對疫苗的各種猶豫會削弱接種疫苗計劃的認受性,全球必須合作建立對各種新冠疫苗的公共信任機制。

約翰遜之政治考慮

其實約翰遜政府催谷新冠疫苗接種率除了有出自抗疫需要之外,也有政治需要。去年11月底,《金融時報》指英國政府投入抗擊疫情的資金是七國集團(G7)之中排第二高(最高是加拿大),但染疫死亡率卻是第二高(僅次於意大利),經濟衰退程度更是最嚴重。約翰遜政府被指抗疫不力,備受批評壓力,希望透過全民接種疫苗計劃去為自己製造政績。

3月下旬,當約翰遜知道英國接種疫苗率達46%時,他便歸功於「貪婪」和「資本主義」之上。這不單引發歐盟不滿,布魯塞爾更威脅禁止向英國輸出疫苗。

雖然現時英國每日確診人數已回復低位,但主要原因是因為接種了疫苗,抑或是自今年1月6日起實施的封鎖,則仍待觀察。無論如何,單靠接種疫苗的抗疫政策並不可靠,多管齊下抗疫方法仍是上策。希望透過接種疫苗而能達到「群體免疫」和回復到疫情前常態並不現實。

國際抗疫合作出發點

有分析指出,目前全球防疫已陷入治理無序局面,合作也無共識。因為各國都想盡快重啟經濟和擺脫衰退,歐盟和英國便為供應疫苗問題而陷入動用限制出口法案的「疫苗貿易戰」。

美國在無法確保大多數美國人能成功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無意向貧困國家捐贈美國購買的疫苗。但美國和西方國家不想將疫苗外交影響力拱手讓給中國和俄羅斯等國,便一直製造中俄疫苗數據不透明和安全性有問題等輿論。

全球防疫合作可以說已陷入治理無序局面。我認為全球應以科學為國際抗疫合作的出發點,不要透過催谷疫苗接種率去達到無可能的「群體免疫」目標。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