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22日

趙建豐 劉慧敏

家有Zoom讀書郎

早在1983年,教育心理學家Richard Edward Clark在分析大量基於電腦學習(computer-based learning)的研究後,得出一個饒有興趣的結論:「學習的媒介猶如輸送指令的車輛,並不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這就好比運送食物的卡車不會影響我們的營養吸收一樣。」這一結論可謂相當樂觀。

30多年後的今天,「一株突如其來的病毒」瞬間將億萬師生推至雲端面前,莘莘學子不得不通過網上學習,力求停課不停學。得已或不得已,網上學習都已由疫情初始的權宜之舉變為疫情持續下求學的「新常態」,但箇中艱辛曲折,恐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筆者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20年4至5月疫情停課期間收集了本港1168名中學生的意見,結果發現受訪學生對網上教學的價值整體評分不高,且普遍承受着龐大的學習壓力與焦慮。學生多為作業煩惱(81.4%),擔憂學業不佳(79.1%),對於無法與同學見面或互動感到鬱鬱寡歡(60%)。學生們普遍認為網上學習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難以保持專注,學習動力亦嚴重不足。

而家長們又何嘗不是焦頭爛額。除了兼顧日常工作,又猛然增多一項「陪讀」任務。許多家長電腦網絡知識不足,遇上故障難免手忙腳亂。看到子女沉迷手機或遊戲,懈怠學業,又不免急火攻心,訓斥子女,以致家中「咆哮聲不斷」,不時上演親子大戰。以往子女日日返校,大抵距離生美,尚能維繫歲月靜好,現在時時共處一室,作困獸鬥,只覺相看兩厭,一眾家長巴不得家中「神獸」早日復課,自己就此脫離苦海。

無論如何,疫情起起伏伏,而線上學習也在磕磕絆絆中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大多數教育工作者與學者對於網上教學是否是長遠之計,多持保留態度,就學習效果而言,網上教學還未能取代實體教學。《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不乏犀利評論者,將線上/遠程學習稱為「悲催(misery)」,「荒唐笑話(bad joke)」,甚至有人提議,鑑於線上學習效果乏善可陳,不如乾脆給學生們放個「疫情長假(pandemic camp)」,讓學生們好好休息,自主探索其感興趣的議題。

五十步笑百步

網上學習果真味同雞肋,食之不甘又棄之不能?筆者倒以為,網上學習的弊端並非其自身固有,網上學習只是如同一面「照妖鏡」,無形中放大了舊有教育體制與教學方法的弊端而已。這「一株突如其來的病毒」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讓我們得以反思(rethink)舊有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功過得失。

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即便是疫情之前,大多數學生也將學業視為「人生最大的壓力」,成日為作業、測考與補習疲於奔命。不少研究顯示,青少年在由假期模式進入開學模式後,心理健康水準呈急劇下降之勢──此中窺豹,可見一斑。

我們的教學模式過於注重識記(memory),忽略了對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與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訓練,以及對解決實際問題(problem solving skills)的能力的培養。告訴學生應該思考什麼,不如教導學生應該如何思考。知識終會被遺忘,而對知識的運用(application)──智慧與能力,方能伴隨一生,難以磨滅。現實教學內容大都「離地萬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關聯甚少,讓學生感到陌生疏離,與己無關,也難怪興趣缺缺。而過分強調測考成績與排名,也有違教育的初衷,無形中加劇了競爭與內耗。學習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追求真知,實現真我,而只是為了越過一道道無休止的障礙,獲得外在的點讚與認可。

這般教學模式,從線下搬至線上,又有何本質區別?恐怕也只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幾家歡喜幾家愁

其實網上學習亦能別開生面,研究者發現,部分學生採用網上學習模式後如魚得水游刃有餘,學業表現甚至遠勝於往日在校學習,可謂淮南為橘,淮北為枳。例如,有的學生天性膽小害羞,課堂遇到似懂非懂之處時往往不敢詢問老師,害怕遭到同學的嘲笑。但自從上網課後,反倒無此顧忌,常通過chat box向老師私下請教問題,因而進步神速。也有的學生天生對紙筆不帶好感,但是拿到ipad雙目放光,如獲至寶,成日對着ipad學習樂此不疲。再如,有學生報告,線上學習後,自己常常一邊聽輕音樂一邊做習題,自覺效率倍增。當然,大多數學生的普遍收穫是:更充足的睡眠與自主支配時間。

學在疫情蔓延時,為何幾家歡喜幾家愁?筆者以為,答案的關鍵在於: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天賦秉性不同,因此採用「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教育方式往往收效甚微。只有了解孩子的天賦秉性與氣質性情,找出孩子缺乏學習動力的根本原因與障礙,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移除這些障礙,恢復孩子天生的求知慾與學習動力。各位「馴獸師」們與其坐困愁城,不妨邀請家中「神獸」:Shall we talk?扔掉理念與規則,超越頭腦與主觀,傾聽孩子的說話,了解他們的所需,相信自己的真誠、信心與直覺,定會帶來一個正解。

問汝何所需

每個孩子的需求不一,但亦不乏共通之處。心理學裏有一個關於個性與動機的著名理論,叫做「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該理論由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Edward Deci和Richard Ryan提出,其核心要義是,人有三個關鍵需求──自主需要(autonomy),勝任需要(competence)與關係需要(relatedness),只有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才得以持續。

自主需要是指個體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行為並體驗到主動性的願望。新世代的孩子自我意識高漲,父母如採用「my way or the highway(不聽我的就滾蛋)」的高壓管教方式,往往容易觸其「逆鱗」,輕則一言不合不歡而散,重則面紅耳赤兩敗俱傷。與其勞心勞力去監管、控制孩子,父母應當學會適時放手,鼓勵與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覺察」並掌握「自我管理」的藝術。以時間管理為例,父母不妨適度「下放」權力,引導在家學習的孩子追蹤(track)與記錄每日的時間都花在何處,然後讓孩子自己檢視,哪些方面耗時過久,而哪些方面投入不夠?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運用自己的時間資源?最高深的管理學不在常青藤的MBA課堂上,最高深的管理學永遠是自我管理──這項基本功,大可趁着疫情現在抓起。

勝任需要是指個體希望展示自己的能力、體驗到勝任感的願望。家長的通病往往是望子成龍,用心過切,看到孩子進步緩慢或止步不前時,恨鐵不成鋼,揠苗助長,結果適得其反。為大於其細,圖難於其易,當孩子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時,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將障礙掰成小塊,逐個或逐級突破。由簡單任務(baby steps)開始(寫三個句子),逐步增加挑戰難度,直至徹底掌握某項任務(完成一篇作文)。當任務「跳一跳,能夠着」時,孩子自會體驗到更多的勝任感。當孩子出錯時,切忌氣急敗壞地打擊其信心,大可為其多留一些試誤、探索與發揮的空間,當人面對失敗一無所懼時,做事的信心、韌性與能力便會自然展露。

關係需要是指與他人建立聯結並得到他人接納、重視與支持的願望。正如傳奇教師Marva Collins所言,「如果一個孩子察覺到你並不在意他,那麼,所有的課本、視聽設備以及昂貴的設施也不會讓這個孩子產生想要學習的慾望。」很多時候,家長勞累一日後,對人對事的耐心與興趣有限,很難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但親子溝通就猶如一面鏡子,為免惹塵埃,需得時時勤拂拭。日常親子溝通不必拘泥於內容與形式,重質不重量,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你對他/她有真實的興趣,覺得自己被看到,被聽到,被重視,以及被支持。

結語

東亞社會,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群體迷思(herd mentality)延續千年根深柢固,家長無不期望子女金榜題名,成龍成鳳,因為愛之深,所以常常責之切。但若一個人的「優秀(excellence)」需要建立在同伴的「失敗與痛苦」上,這樣的優秀是否有着堅實的內核?當一個人失去所有外在參照,他/她如何證明自己依然優秀?

筆者無意於鞭撻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就像民主制度一樣──糟糕,但一時又找不到更好的來代替。

相傳戈迪亞斯王留下一個非常複雜的繩結(Gordian Knot),無人能解。亞歷山大大帝慕名觀摩許久,不得其解,於是他拔出利劍,對準繩結,將繩結砍成了兩半。後世常以「cutting the Gordian knot」來比喻用簡單直接的方法,令本來複雜的難題迎刃而解。

受此啟發,我們不妨從思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何為真正的優秀(true excellence)?相信,念念不忘,尋根問底,必有迴響。

趙建豐為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劉慧敏為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