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
「建制甩轆」和「短訊群組」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一眾評論家抓住這兩則醜聞,像鬣狗抓住腐屍,使勁地噬嚙、咀嚼。普選方案被否決的嚴重後果和深遠影響,無人有興趣探討和分析。
政改失敗,有人歡呼雀躍,有人怒髮衝冠,有人尷尬難堪,有人如釋重負;但除我之外,有誰真的感到失望,並因而為香港的前途擔憂?
或許還有他:在表決中投了反對票的湯家驊議員。
在9個小時的政改議案辯論裏,大多數議員的發言都是把已說過多次的話再說一遍,言者重複,聽者麻木;唯獨湯家驊的發言並非流於公式,沒有陳腔濫調,揭示了他內心的矛盾,同時也點出了社會的矛盾。
不應要挾方式迫中央讓步
他指出:「民主派以『佔中』要挾中央,推行一個中央認為是違反《基本法》的提名程序,結果落得一個『831決定』。⋯⋯其實,我們如果要通過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方案,便不應採取這種方法。」
他透露:「 在『831決定』公布那一刻,我已表明難以接受該方案。但是,我其後仍以從政者應有的心態作出考慮──如果在憲制或政治角度來看,北京認為『831決定』不可動搖,我們可否在其他方面爭取最大的民主進度呢?我曾經考慮我手上的否決權;最大的力量是利用它來爭取多一點民主進度。我希望民主派能夠利用他們的否決權,爭取多一點民主進度。如果民主派採取什麼都不接受的立場,他們的否決權便形同虛設,因為對方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最終只會一拍兩散。」這番話說出了根本的道理;可惜泛民沒有其他人看到。
他訴說:「最令我感到痛心的是,在『831決定』公布後,特區政府和泛民主派都沒有用心考慮怎樣可以為香港人尋找出路,而是將所有精力放在所謂『爭取民意』。我們花很多資源進行民調,每天都有民調的消息。但是,我們不需要這些民調告訴我們:香港社會正面對嚴重撕裂。民調對解決問題有什麼幫助?能否說服你們?能否說服我們?」這是對「民意戰」的中肯批評。
湯家驊解釋了他為什麼對政改投反對票。他說,「有三至四成香港人(對政改方案)表現得極為憤怒,他們的憤怒已到了我們無法理解的程度。」
如果方案勉強獲得通過,立法會外的憤怒人群反應一定十分激烈。上一年「佔中」期間,香港幸運地沒有發生大型流血事件;但是,他問,如果「佔中」再次出現,香港仍會一樣幸運嗎?中央仍不會插手嗎?如果中央要插手維持香港的社會秩序,「『一國兩制』會不會被拖垮呢?」所以,強行通過政改「只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他只能投反對票。
他的結語:「我希望將來繼續留在議會的同事想清楚,應如何理順(中央與泛民)對『一國兩制』的期望和了解的落差;我相信,找到答案的那一天,香港便可以進行普選。」這一天,看來是愈來愈遙遠了。
湯家驊的發言情理兼備,發人深省。可是泛民議員,特別是他的公民黨黨友,對他的表現卻並不欣賞。政改否決後不到一星期,湯家驊宣布退出公民黨,同時辭去立法會的議席。
湯家驊說:政改失敗,所有人都是輸家。我很同意;問題只是,誰輸得最多?
(189)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編者按:曾鈺成最新著作《主席八年》(上冊)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邀張炳良羅致光回巢 民主黨或有一線生機 |
上一篇: | 全國人大「修法」引起了哪些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