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4日
一星期後的立法會會議,泛民議員再次集體離場;這次是抗議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
3個月前,梁振英邀約立法會各黨派議員會面,就他第三份《施政報告》的內容諮詢議員意見。各黨派分別收到梁振英的會面邀請後,23名「飯盒會」議員表示,特首辦只須為他們全體安排一次會面,他們將一齊出席,表達一個共同意見:「梁振英下台」。特首辦回覆說,行政長官要與各黨派分別見面,就《施政報告》內容作深度討論。「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隨即表示,23名泛民議員決定拒絕與梁振英會面;他們對《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的意見,將交給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發表《施政報告》當天,梁振英進入會議廳時,「飯盒會」議員全部背着他站立;梁走到會議廳前,他們即撐起黃傘,拿着「我要真普選」和「梁振英下台」的大型標語,集體走出會議廳。「飯盒會」以外的幾名激進反對派,坐着高叫口號,被我驅逐出場。所有泛民議員離場後,梁振英開始發言,語帶譏諷地說:「感謝全體反對派議員,由現在開始給我一個全程安靜和應有的莊嚴環境。」
歷任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反對派議員的關係,不可能水乳交融,有時會十分緊張,但從未試過這樣惡劣。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裏沒有直接提及「佔領」二字,但對佔領行動態度強硬。他說:「過去數月的事件說明,香港社會絕不認同任何損害他人權利的表達方式,也決不姑息任何違法行為。」「要爭取落實民主普選,必須互相尊重,求同存異,社會和政府不接受也不會姑息任何違法行為。」
談到青年人和大學生,梁振英說:「青年學生嚮往民主,關心政制發展,值得肯定。大學生是社會未來棟樑,值得大家愛護。正因如此,我們對大學生和其他青年人更要『是其是,非其非』,更應該引導他們充分了解國家與香港之間的憲制關係,使政制發展的討論,不致緣木求魚。」
報告最矚目的是這一段:「2014年2月,香港大學學生會的官方刊物《學苑》的封面專題是『香港民族命運自決』。2013年,《學苑》編印一本名為《香港民族論》的書,主張香港『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對《學苑》和其他學生,包括佔中的學生領袖的錯誤主張,我們不能不警惕。」
在當天下午的《施政報告》記者會上,梁振英不厭其詳地讀出《學苑》「港獨」文章的更多內容。有記者問,《施政報告》批評學生刊物是否小題大做?會否收窄學術自由的討論空間?梁振英回答說,「主張香港獨立的言論不是學術研究」;他強調,主張「港獨」不是「小題」,所以他要在《施政報告》提出,叫人們警惕。
當時多數人認為,「港獨」主張其實在社會上沒有多少支持,根本不成氣候;《學苑》的有關文章和書籍,本來很少人留意;梁振英高調批評,反而為這些言論做了宣傳,令《學苑》一時洛陽紙貴。另有評論指出,梁振英的「戰鬥格」,只會加深「嚮往民主」的年輕人對他的敵視。
在一個閉門論壇上,梁振英說,「(教導)年輕人不能只靠『𠱁』(哄)」,好像他才知道年輕人應該怎麼教。然而,人們並沒看到他的成功示範。
(174)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國會山莊暴動之後 侵粉下一步是什麼 |
上一篇: | 如無司法獨立 香港文明淪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