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
佔領行動在9月底爆發時,立法會仍在休會中。新會期在10月開始時,佔領行動在社會上造成的分化對立,已反映到立法會裏:泛民議員都是佔領行動的支持者和參與者,建制議員則對佔領強烈反對。
「飯盒會」新任召集人、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公開表示,要把街頭的「佔領精神」帶到立法會內,進行長期抗爭。民主黨議員何俊仁亦聲稱,議會內外都會有「不合作運動」,泛民議員將會有很多做法令政府「頭痕」。
人民力量議員陳志全更威脅說,立法會復會後,泛民將全面杯葛政府施政,癱瘓政府運作。
泛民議員引進立法會裏的,不僅是「佔領精神」,而且是佔領人物。議員辦公室設在立法會綜合大樓高座各樓層;為方便各黨派議員的日常工作和活動,同一樓層裏的辦公室都分配給一個黨派或幾個友好黨派的議員。樓層裏的場地,包括會議室,就由該樓層的議員全權管理。佔領開始後,屬泛民議員管理的樓層,24小時向參加佔領的示威者開放,他們可以隨時以議員訪客的身份進入。這些樓層的辦公和會議場地,成為佔領行動的指揮中心、物資儲存庫和宿舍。一批佔領行動的策劃者在那裏開會、休息、吃飯、洗澡、睡覺。有傳媒刊登了在泛民會議室裏拍攝的照片,當中除了可以看到「大聲公」等示威物資外,還有摺床和枕頭被鋪。
這情況自然引起建制派議員很大反應。他們不但反對立法會的資源被示威者佔用,認為是濫用公帑;他們更擔心「特洛伊木馬」進入了立法會,成為心腹大患。反政府示威人士要「佔領立法會」、搞「港版太陽花運動」的威脅一直存在;現在示威者已進駐大樓,他們要衝擊立法會會議、攻佔會議廳,可以從大樓裏發動,防不勝防。我收到多名建制派議員的來信,要求行政管理委員會正視問題,採取有效措施,禁止示威人士任意進入立法會大樓。
但是,行管會不可能完全禁止議員接待「訪客」。在佔領的環境下怎樣規管立法會大樓的使用,行管會要認真研究。可是,泛民議員已經和參加佔領的示威者連成一氣;他們拒絕合作,行管會作了決定也難以執行。我向泛民議員指出問題,他們直認經常要和佔領人士開會,聲稱這是為了保持示威行動和平理性:如果他們不參與,行動更容易失控。對於容許示威者在大樓裏留宿,他們辯稱,示威者日間要留在「佔領區」,晚上才可以和他們開會;會議往往要開至深夜,讓他們留下來休息也很合理。
新會期的第一次立法會會議,原定在10月8日舉行。會議當然離不開討論佔領事件:泛民議員表明要在會議上追究警方向和平示威群眾施放催淚彈的責任,建制派則預告要調查佔領行動的背景和它對社會的影響。
那些日子,立法會大樓周圍已被示威者佔領。汽車不能開進立法會停車場,也不能駛近大樓入口。任何人要進入大樓,須步行數十米,穿過「佔領區」。建制派議員和官員都質疑,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否適合在大樓裏舉行立法會會議,尤其當會議要辯論「惹火」的議題。
(157)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郊野公園「迫爆」看香港土地規劃 |
上一篇: | 攬炒派出局 建制派更應提升議政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