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11日

鄒崇銘

沙漠化的深水埗西填海區

這天我跑到深水埗西實地觀察,由於已經接近深夜,竟發現若要橫過深旺道,唯一的方法就是經過行人天橋。無疑天橋本身建得極度宏偉和華麗,但就和四周的環境格格不入。而天橋通往港鐵南昌站的唯一出口,竟只有區內那僅有的私人商場。整個碩大的商場裏剩下我一個人,在早已關門的商舖中任意穿梭,難免想起電影《千與千尋》中那空置的主題公園!

隨着多個公營房屋項目相繼落成,深水埗西填海區正成為市區增長最快的區域。繼凱樂苑和麗翠苑之後,長沙灣邨、凱德苑、海達邨和海盈邨等即將落成,令區內人口未來急增至逾10萬以上。見微知著,這是一個極不便利步行的區域,一個個屋苑就像一座座孤懸的海島,往往只能通過天穚和商場系統互相連接。

重複「天水圍城」的失誤

千萬不要忘記,只要沿着欽州街西向東,深水埗舊區就在十多分鐘的步程以外。那裏是全香港最集約(compact)的社區,街道上商販雲集,工商百業應有盡有,不同階層族群各取所需。相反全新規劃發展的深水埗西,公路上只有疾馳而過的汽車,街道生活完全欠奉,置身其中竟沒有半點人氣感覺。

這難免令人想起天水圍,一個同樣被交通幹道和輕鐵軌道切割,完全不利於步行的新市鎮。同樣是公營房屋主導的地區,面對着千篇一律的樣板房屋,彷彿就像一座大迷宮似的。所謂社區設施就只有提供專業服務的社福機構,以及大而無當和人跡罕至的綠化空間。想不到30年後香港的城市規劃,仍不斷重複着當年「天水圍城」的失誤。

當然,最關鍵的缺陷是經濟活動和生計來源欠奉。無論在天水圍和深水埗西,所有商業設施皆集中在少數封閉的商場內。天水圍除了有限的私人屋苑以外,就只有盡被領展壟斷的商場。其他地區即使存在房委會轄下的商場,亦早已被大集團的連鎖店進據。不少屋邨就更欠缺街市,以落成多年的海麗邨為例,居民爭取興建街市多年不果,至今仍要老遠跑到保安道或北河街街市買餸。

又如毗鄰南昌站的富昌邨商場,經過領展改裝後已改稱南昌薈,雖然內設街市,卻再難辨別街市的模樣,它更像是擁有大量新鮮食品櫃枱的日式超市。或許深水埗西的唯一優勢就是依附着深水埗舊區來發展,大量居民生活所需勉強位處步行範圍之內,才令它不致完全的封閉和孤立。但這也夠諷刺了吧,人口逾十萬的新發展區無法自力更生,竟然要依賴舊區「靠父幹」!

不無諷刺的是,深水埗西原是香港食品市場的集中地,蔬菜統營處、副食品、家禽和魚類批發市場全都滙集於此。但這些批發市場卻與社區隔絕,碩大的場地被圍牆重重圍封,只服務一小撮特權階級和集團,通過壟斷香港的鮮活食品供應並牟取暴利,卻完全無助解決周遭居民生活所需。

沙漠化現象非香港獨有

顯而易見,由於英美等地在二戰後大興土木,並且深受汽車工業的影響,市郊大規模發展模式遍地開花。現代主義建築及規劃則大行其道,專業官僚擁有恍如上帝般的權力,自上而下決定城市發展的軌跡。結果是欠缺生命力的僵化規劃空間,根本無法配合居民的生活節奏,令這些地區最終淪為城市衰敗的象徵。Jane Jacobs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1961)中對這種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成為城市研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

到了1973年,地理學者John David Baines則採用了「沙漠」一詞,來形容此等規劃失誤帶來的城市災難。他在The Environment一書中指出,英國市郊大型屋苑作為流行的城市景觀,由一排排樣式相似的住宅所佔據。這裏欠缺商店、教堂、公共設施和社區中心,無法令社區生活孕育和滋長,因而贏得了「市郊沙漠」(suburban desert)的稱號。

其後「沙漠」一詞更多應用於城市食物消費研究上,並對英美等地政策產生重要影響。「食物沙漠」(food desert)泛指缺乏新鮮食物供應、充斥廉價快餐店的居住地區,對居民飲食和健康將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營養不良、體重超標以及各種與飲食習慣相關的疾病,在在令食物消費不再單純是一個私人問題,而是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議題。

以Hillary Shaw的The Consuming Geographies of Food: Diet, food deserts and obesity(2014)一書為例,便指出「食物沙漠」一詞興起於保守黨執政的1990年代,正是英國貧富懸殊急速加劇、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時代。低下階層居民沒有汽車代步,居住地區沒有新鮮食物零售點,或價格過於昂貴,又或工時過長令其錯過市場的營業時間,凡此種種,均會根本地影響到他們的飲食習慣。名廚Jamie Oliver在1990年代末崛起,亦和他對英國食物沙漠問題的關注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重拾多元開放社區經濟

如上所述,香港作為一個面積相對細小的都會區,不同區域之間的距離相對較近,加上公共交通相對發達,因此如天水圍居民可跑到元朗買餸,深水埗西居民可跑往東邊去買餸。長者兩元乘車優惠更成為必需的補貼措施。但這絕不意味「食物沙漠」的問題便可坐視不理,因為舊區同樣面對着重建的壓力,深水埗海壇街一帶已悉數變成新的屋苑,附近街道難免亦出現士紳化發展。

就算是擁有街市設施的公共屋邨,房委會亦早已採取所謂的整體承租模式,外判給單一集團承包,藉以提高房委會的租金收入。但代價卻是街市的超市化,以及貨品種類包裝化和單一化,所售食物價格與領展街市無異,根本無法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以人口高達十多萬的深水埗西為例,區內唯一的房委會街市設於海達邨,明年啟用後能否改善食物供應的狀況,難免令人感到疑慮。

正如我在《以銀為本:7評香港的產業及人口政策》(2014)中曾指出,「天水圍城」問題的真正癥結乃在於區內產業結構和經濟活動的嚴重失衡,領展和地產霸權造成極端的市場壟斷,社區層面的多元經濟活力被徹底扼殺。但當年天水圍的居民並沒有坐以待斃,又或是一味依靠政府的援助;在過去20年,街坊自發組織天光墟和其他墟市活動,卻遭到食環署無情的打壓,甚至發生有小販逃避追捕時墮河致死慘劇。

至於特區政府唯一的回應就只有2012年設立的天秀墟,一個眾所周知社區經濟失敗的實驗。從政府的角度,似乎正好以天秀墟的例子說明,自下而上多元發展模式並不可行,沒有必要在其他地區複製。但從民間的角度,如何汲取天秀墟的寶貴經驗,並且致力在深水埗西以至更多新發展區加以改進,將是令社區重拾開放活力、居民重拾生活自主的關鍵所在。

影子長策會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