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27日

屠海鳴

國泰航空裁員給我們什麼警示?

國泰航空日前宣布企業重組計劃,將整體削減8500個職位,佔集團總數3.5萬個職位的24%,其中香港的國泰員工將裁減5300人,未被裁減的員工,薪酬及福利也將大幅度縮水。更令人關注的是,國泰航空旗下有35年歷史的港龍航空更要即時停運。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消息在本港、在內地,以及全球航空業界引起不小的波瀾。不少人感慨,疫情下的航空業步履維艱,十分同情被炒的國泰員工,並為被炒員工尋出路。

「國泰」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品牌,是全港最大和成立最久的航空公司,曾獲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美譽,整整伴隨着香港三代人的生活和出行。疫情當下,為幫助國泰渡過難關,今年6月,特區政府透過投資公司,向國泰航空注資273億元,但仍然阻止不了國泰航空業績斷崖式下滑的趨勢。那麼,國泰航空裁員又給人們什麼警示?

「不和你飛」變「沒得飛」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航空業受到沉重打擊。至今,遭遇解僱和面臨失業的航空業人士達40多萬人。在這一特殊背景下,國泰航空裁員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人們是否想過:那麼多航空公司,為什麼遭遇如此之大「風寒」的會是國泰航空?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國泰有今日,當然是大氣候所致,但不能忽視國泰自身存在的問題。近年來,這家公司因管理不善,業績一路下跌,去年「修例風波」爆發以來,這家公司出現的許多事令人匪夷所思。

曾記否,國泰和港龍工會在機場發動所謂「和你塞」非法集會,試圖癱瘓香港空中運輸命脈;有國泰員工將警員乘機訊息放上網,鼓動市民到機場「接機」,國泰航空對此事件的回應僅表示「十分抱歉」並將「高度重視」。更可怕的是,國泰航空有兩架飛機上的手提氧氣樽被人排氣,疑犯至今仍未落網,疑為「內鬼」所為;因為,只有內部人員才能進入相關區域。今年2月,港龍航空的空勤人員協會還發起所謂的「不和你飛」集會,以罷工要挾公司停飛內地航班。最惡劣的是,國泰航空副駕駛廖頌賢在去年「7.28」中環騷亂中施暴被捕,獲准保釋後,國泰航空對他沒有任何處理,依舊允許其繼續執飛,引發本港和內地許多乘客不滿,直到中國民航局發出重大風險警示,禁止國泰航空未報備航班進入內地領空後,國泰航空才有所收斂。

一間航空公司,不專心為旅客服務,卻把「執飛權」變成了要挾旅客的籌碼,任由員工將政治凌駕於專業精神之上,完全喪失了基本的職業道德,這樣的公司是遲早是要衰落的,疫情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難怪有人諷刺,「不和你飛」變「沒得飛」,這一回終於如願以償了!

「攬炒」變「自炒」

香港的航空業要恢復正常,先決條件是本地源頭的新冠肺炎個案「清零」連續若干天之後,在全球其他地方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無法復航的情況下,先與疫情已得到根本控制的內地復航,這樣至少可以減少巨額虧損。問題是:香港本地源頭的「清零」之路為何如此漫長?

眾所周知,香港在今年6月份以前,一直是疫情防控的「模範生」,得到世衞組織官員的多次好評。但到了7月份,疫情防控形勢急轉直下,最高峰時,每日個案達三位數,至今仍一直維持個位數,還看不到本地源頭「清零」的任何跡象。造成這個局面,「攬炒派」是「功不可沒」。

今年7月1日本港出現的大規模非法聚集活動;7月12日、13日出現的所謂「初選」,致人員大規模聚集;到了9月6日,又有人上街非法聚集,這都給病毒提供了廣泛傳播的機會。

今年9月,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推出「全民普檢計劃」,通過核酸檢測篩選出病毒攜帶者,及早隔離治療,以免把病毒傳播給更多人。這本是一件好事,卻遭到「攬炒派」的抵制,他們造謠「基因送中」,不斷鼓動市民不要參與檢測。普檢歷時兩周,最終檢測人數不足200萬,與750萬總人口不成比例。

止「炒」抗疫尋出路

不妨看看內地是怎麼做的?不久前,青島市發現新冠病例後,僅5天時間,全市1100萬人完成核酸檢測,沒有發現新的病例,基本排除疫情社區傳播風險。如今,青島的社會秩序已經完全恢復正常。

如果香港社會繼續容忍「攬炒」不止,就難以走出疫情霧霾的籠罩,正常秩序難以恢復,經濟難以復甦,「攬炒」最終變「自炒」,更多市民的「飯碗」將會不保。

一葉知秋。國泰裁員,港龍被斬,正是香港經濟下挫的標誌性事件。雖然香港市民對被裁、被斬事件都十分難過,但如果我們還不能從中看到危機,除弊興利,革新圖變,最終受害的只能是全體港人。

不妨看看旅遊業的數據。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內地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按年恢復79%;共實現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按年恢復69.9%。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訪港人數僅1000多人,去年同期為67萬人,而2019年之前的十一黃金周幾乎都超過百萬人次。

也許有人不屑於內地遊客的多寡,但在疫情沒有得到控制的背景下,國外遊客到港旅遊的數字也很難看。道理很簡單:只有控制住疫情,經濟才能重啟,就業才有希望。

特區政府10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失業率由6月至8月的6.1%,上升至7月至9月的6.4%,創近16年來的高位,失業人數增至近26萬人,就業不足率則繼續維持在3.8%。有人測算,此次國泰裁員把失業率推高約0.13個百分點。

更值得擔憂的是,國泰裁員也許僅是一個開端,下一個大規模裁員的會是哪家大企業?下一批失業的又會是哪些基層民眾?這樣的裁員會不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香港社會和經濟已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止「攬炒」,控疫情,救經濟,保飯碗,才是唯一出路。如果有人要「攬炒」到底,敲碎更多人的「飯碗」,難道我們還要容忍嗎?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