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21日

張鳳儀 葉兆輝

討論「自殺」的迷思

早前社會中有討論指學校不應談論「港獨」就如學校不會談論「自殺」一樣,其論點是學校不應教導學生「如何自殺」。本文章是希望大眾能聚焦對談論「自殺」議題有合宜的理解,摒除固有的思維,以開放的態度理解年輕人在成長路上的掙扎。

青少年第三大死亡主因

首先,我們要釐清討論「自殺」議題跟教導「如何自殺」是兩碼子的事。我們不應該污名化(stigmatized)這個議題,因為年輕人的精神健康和自殺行為已是全球關注的項目之一,全球估計約有10%至20%的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而這些疾病卻未得到充分的診斷和治療【註1】。世界衞生組織2019年的報告亦指出【註2】,自殺是15至29歲青少年的第三大死亡主因。另在2018年亞洲一項以學校為單位的調查【註3】,訪問了40個低、中收入的國家,發現在過去12個月曾嘗試過自殺的12至18歲學生比率為17.2%,這些數字背後正正反映出青少年確實承受了不足為外人道的壓力。

所以,自殺這個議題,不論狹義和廣義,都有着許多討論的空間,基本如其成因、影響,又或克服的方法、過來人分享其克服的經歷等等,都有不少地方值得反思和學習。我們的社會好應該有一個廣闊胸懷,持開放的態度,自由地討論我們的精神健康,這樣方能讓大眾有正面的反思,甚至作出修正,藉以研發出更多有效改善生活的方法及策略。

香港社會重視效益,成人世界充斥着「快」和「多」,年輕人的路愈來愈狹窄,就好像只有入大學讀「神科」,賺到錢,買到樓,才叫成功人生。然而,並非所有年輕人能迎合大環境的規範,甘願放棄自己的興趣,被打造成一模一樣的人。因此,在他們的成長路上,不自覺會產生焦慮和無力感。在批評年輕人之前,請明白他們進入青春期,大腦確實發生了巨變。他們表現出任性叛逆、衝動、自制能力差,情緒忽高忽低,其實也關乎大腦前額葉與邊緣系統發育時間不一所致。

大腦發育未成熟易衝動

人類大腦的前額皮質,主要負責人的高級認知功能,包括做決定、計劃,抑制衝動,同時也和社交活動、理解他人和自我認知有關,一般要到25歲左右才成熟。然而,大腦的邊緣系統由海馬體和杏仁核構成,負責管理記憶、情緒和感受獎勵,這部分一般在15歲以前就發育成熟。這樣,大腦發育的不平衡,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跟成年人有一樣能夠感知情緒,但卻沒有成年人那種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未必能作出理性的決策,因此青少年人確實較衝動。

另外,內側前額葉皮質被稱為「自我」的神經基礎,一般在15歲左右活躍度會達到峰值,也即代表了青少年人會比成年人焦慮,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極度強烈,對社交排斥特別感到恐懼,所以他們受朋輩影響往往比家庭為大。簡單而言,就因為他們前額葉皮質發育不成熟,每天「情感」與「理智」都在打仗,「理智」不一定能戰勝到「情感」,於是他們很容易衝動,情緒反覆。而內側前額葉的活躍,就驅使他們特別在乎他人的評價,尤其是朋輩的認同。

就因為青少年人未能對自己的身份和自尊作出肯定,因此對自己的外表和身型都十分重視,為求得到朋輩的認同,他們會互相模仿。今年美國精神病學的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一項調查就指出,青少年人的自殘行為跟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有莫大關聯【註4】,即朋輩中有人以自殘去抒發情緒,同一圈子的朋友就會容易模仿,用相同的方法去抒發情感。

自殘行為亦是自殺行為的其中一個風險因素(risk factor),所以如果不能在適時的時候引導年輕人,負面的影響有可能會加深。因此,報道就建議不論是老師、家長都應持開放的態度跟年輕人打開心扉,討論他們的精神健康,包括自殘和自殺的意念和行為。討論並非代表認同這些行為,反而是接納他們反覆不穩的情緒,從而引導他們作出合宜的方法去紓緩,並且在朋輩認同中給予他們肯定,教導求助並不可恥的人生態度。

壓抑負面情緒反招損害

可能有人亦會反駁,就因為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公開談論「自殺」就會使年輕人由之前沒有自殺念頭變成有自殺念頭。在過去差不多20年間,本中心無數次在媒體、學校、社福界、家長講座都有教導這個迷思的謬誤,產生自殺念頭並非由單一事件而引致,青少年經歷朋輩的排斥、家庭的不和、學業的壓力、自身情緒健康、性格、遺傳、過往負面的經歷等因素下,負面情緒得不到紓緩,在走投無路下,自殺念頭才會產生。

有自殺念頭亦不一定有自殺行為,但是如果成年人強行要求他們表現合宜(well-behaved),壓抑他們的負面情緒,他們的精神健康反而會受損。在香港賽馬會贊助,本中心和3個非牟利機構(明愛、青協和小童群益會)合辦的輔導平台「Open噏」,就有不少求助的年輕人曾表示他們感到人生好苦,有想死的念頭,想跟父母表達自己的痛苦時,就換來冷漠的對待,只責罵他們不要亂說話。

另外,在社交媒體「新名校secret」的帖子中,亦不難發現有不少學生表示在學業、家庭、朋輩上感受到無比壓力,經常懷疑自殺能否令自己開心一點,同樣地,有人亦會詢問網民意見,若不自殘有否其他方法可以抒發到負面情緒。

由此可見,他們的掙扎比比皆是。如果沒有人適當引導他們,負面情緒就只會不斷發酵,反覆思考這些負面情緒亦會引發抑鬱症,所以,為何不給予年輕人一個出口,讓他們可以自由、開放地談論自己的精神狀態,甚至被社會標籤的「自殘」和「自殺」的議題,讓他們可以獲得適時適切的幫助呢?

陪伴同行取信任未為晚

總括而言,無論青春期的大腦發展、心理、情緒、社交的轉變,青年人的成長路上一點也不容易。若果還抱着說教式、高壓式或強權式的教導,只會加速他們關閉心門。他們不表露自己的負面情緒,不代表他們就沒有,希望彼此都以關懷年輕人作出發點,務實和合宜地為他們提供適切和及時的幫助,獲取他們的信任,陪伴同行。正如西諺一句說話:「If you don't win their hearts today, they will break our hearts tomorrow.」當你想介入年輕人的世界時,可能為時已晚,悔不當初了。

故此,本中心致力在學校推動「卓悅校園」計劃,務求所有持份者都能重視學生的身、心、靈健康,在他們還未出現狀況時,就已培育他們的正向思維、肯定自我的價值,以及提升其抗逆能力;若發現有問題的時候,亦應及早介入和干預。只有抱持開放、接納的溝通,才能為青年人開拓一個有盼望的明天。

張鳳儀為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葉兆輝為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參考文獻:

註1: Kessler RC, Angermeyer M, Anthony JC, et al. 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Initiative. World Psychiatry 2007; 6: 168–76

註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9a).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註3: Liu, X., Huang, Y., & Liu, Y.(2018). Prevalence, 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suicide attempts in young adolescents: School-based data from 40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PLoS One, 13 (2), e0207823.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07823

註4: Syed S, Kingsbury M, Bennett K, Manion I, Colman I.(2020). Adolescents' knowledge of a peer's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ow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suicida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111/acps.13229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