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12日

社評 社評

蓬佩奧訪問新德里「聯印抗中」

常言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鑑於中印邊境自從六月發生致命衝突並且對峙至今,印度迅速跟台灣和美國互送秋波;當中尤其關鍵的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國防部長埃斯珀即將訪問新德里,與印度官員舉行年度會談,兩國加強軍事合作對抗中國的意味溢於言表。

十月十日是台灣的「雙十節」,印度媒體罕有地「祝賀」,兩家主流報章於三天前刊登全版廣告,電視台播出二十五分鐘台灣專題報道,引發中國駐印度大使館不滿,發函警告不要違反「一中」原則,不應稱台灣是一個國家或「中華民國」。然而,印度媒體和網民的反應是要求中方「切勿干預我國內政」。此事反映,跟北京閙彆扭的新德里除了封殺大量中國應用程式之外,亦開始懂得打「台灣牌」。

「雙十節」當天,台灣總統蔡英文發表演說,聲稱面對大陸軍事擴張與挑釁,台灣堅守「不畏戰、不求戰」原則,又認為兩岸當務之急,是本着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符合對等尊嚴原則,台灣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對話。可是,北京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批評,有關講話延續對抗思維和敵對意識,鼓吹「謀獨」言論,勾連外部勢力,奉勸民進黨當局停止挑釁言行,不要在錯誤道路上愈走愈遠,回到「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正軌。

兩岸關係劍拔弩張,雙方軍事演習頻仍,正好讓北京的敵人印度和美國利用台灣問題挑撥離間。最擅長打「台灣牌」的當然是美國,蓬佩奧日前接受專訪時被問及:「美國和中國是否會因台灣開戰?」他答道:「我們不想與中國爆發衝突,但我們也會確保所有對台灣的承諾能得到實踐。」蓬佩奧指美國一直努力確保中美之間就台灣問題達成的認知可以實行,像是對台軍售、台灣周邊海域的航行自由等等。

儘管距離美國大選尚餘三個星期,但蓬佩奧依舊馬不停蹄周遊列國,拉攏歐洲與亞洲國家圍堵中國,期間只因總統特朗普忽然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而須提早返國,取消蒙古和南韓之行。本月初,他已經訪問日本,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 Quad)成員國外長探討建立「亞洲版小北約」的可能性,參與者當中包括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不旋踵,蓬佩奧直赴新德里訪問,而且同行的是國防部長埃斯珀,動機不言而喻,美國志切在其「印太戰略」部署之上把印度確定為重要盟友,促使新德里加入反華俱樂部。

中印邊境衝突乃美國拉攏新德里選邊站隊的契機,因此蓬佩奧忙不迭煽風點火,更散播軍事情報,表示解放軍已在中印兩國「實際控制線」北部邊界部署六萬士兵,形容印度、澳洲及日本三國(即是「四方安全對話」成員)都受到中國威脅。蓬佩奧認為,印度必須跟美國結成盟友,雙方應建立更緊密關係增強對抗中國的能力。

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乃事實,印度十月初成功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新型「無畏」(Shaurya)彈道導彈,射程八百公里,印軍稱該導彈具有較強的威懾作用。另一邊廂,隨着嚴冬將至,考驗後勤保障能力,解放軍公開發布其新型拆裝式保溫方艙,可於海拔五千五百米正常運作,亦可在室外溫度攝氏零下四十度的環境中,保持室內溫度高於攝氏十五度。保溫方艙已配備予高原邊防部隊,配合部隊作戰需要。那就是說,解放軍打算在中印邊境長期維持備戰狀態。

美國企圖「聯印抗中」,光談軍事合作未必足以說服新德里完全歸邊,畢竟印度一向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而且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依存度十分高,全面撕破臉皮意味着經濟損失慘重。蓬佩奧說不定誘之以利,強化美國和印度的貿易關係,或者擴大直接投資,好使製造業轉移至印度。

新德里會否答應與美國結盟,眼前第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自然是,下任美國總統是誰?要是蓬佩奧跟着特朗普下台,一切另作籌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