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13日

趙弘

病毒檢測須快速 生科醫藥要起飛

為了盡快抑制疫情,各地政府除了果斷推出社交隔離措施外,更須與時間競賽,研發快速檢測平台、治療病毒的藥物及疫苗等,這形成了一場全球生物醫學科研能力的競賽。

專家指出,病毒有可能永久存在,或會成為風土病,大家必須有心理準備與病毒長期共存。要應對此類新常態,在目前香港疫情比歐美國家較快受控的情況下,我認為應抓緊機遇,善用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優勢,積極投入生物醫學研究,如研發只需15分鐘就可知結果的快速檢測平台。

香港醫療服務及醫學研究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環球頂尖醫學院排名中,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均打入全球前50名,兩家大學更有不少頂尖科學家及大國手。

港生物醫藥科技具優勢

事實上,科學園現時約有100間本地及國際生物醫學科技公司進駐,而政府亦宣布成立醫療科技創新平台「Health@Inno」推動業界發展。

快速檢測可以及時測知確診,對遏止病毒蔓延至為關鍵。本港新冠肺炎每天新增雙位數字確診者,廣東省及澳門上周五(8月7日)起收緊香港人入境的檢疫,港人持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的時限,由原本的72小時,收緊至24小時,反映了快速測試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本港機場、港口的海關入境旅客進行核酸檢測,需時12至24小時,確實大有改善空間。

生物醫學是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重點產業,因此業界亦獲政府不少直接及間接支援,政府須進一步打破固有思維,更加積極推動本港生物醫學科技發展。以今次疫情為例,政府在集中精力處理本地疫情外,應增加資源與科研公司合作,研發檢測平台,早着先機。

政府應增資源與科研公司合作

回顧多次疫情爆發期間,不少私家診所關閉,或不敢接收有病徵的病人,原因是私家診所沒有足夠的訓練和裝備,無法為受感染的病人提供醫療服務配套。其後,這種問題於各次疫情中出現,是造成社區醫療系統癱瘓的主因。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私家診所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診療功能而處於被動,長期更不利於醫療服務的健康發展。

醫院管理局於2020年2月19日起擴闊「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讓私家診所可收集疑似病人的樣本送往中央檢測,令私家診所得以重開。然而,中央檢測最大的問題是在傳送樣本到實驗室至病人確診期間,可能導致疾病確診的延誤,以及無症狀篩查所帶來的臨床相關性意義(Clinical Relevance)。被感染的病人在未知確診情況下,仍可在社區內自由活動,變相增加社區爆發疫情的風險。在分秒必爭的疫情高峰期,社區15分鐘快速檢測與中央檢測是相輔相成的:可讓私家診所為病人進行快速檢測,在疫情初期篩查出受感染的有症狀病人,從而及時切斷潛在傳播鏈條。

一直以來,美國均積極投入快速檢測平台的研發,更視試劑為國家戰略物資(National Strategic Material),惟香港市場對於快速檢測平台暫未有足夠認知。誠然,近年來香港政府已為業界提供了不少配套設施,但始終人才及創業團隊相對較少;而獲科學園資助的初創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因科學園不允許工業生產等多種因素而逐漸遷出。可幸的是,科技園開發的將軍澳工業邨先進製造業中心將投入運作,可令科創企業建立先進的智能生產線,把研發產品投入市場。

改革教育制度培訓人才

香港要發展為世界創科樞紐,培育人才是重中之中。長久以來,因應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香港的頂尖人才均加入金融或銀行業,變相令投身科技業的人才緊缺。與此同時,本地學生修讀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數目仍不足。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6/17學年統計,內地研究生與本地研究生比例為67.8%及20.1%。不少內地研究生在港畢業後,卻回到內地創業或工作。業界求才若渴,但由本地院校培訓的科技人才卻不能滿足本地企業科研需求。此外,與其他主要競爭對手如深圳及新加坡相比,香港研究類人才數量佔總體人口的比例仍較低。

據《團結香港基金》報告,香港每百萬人口中約有3400名研究人員,而新加坡是我們的兩倍。我認為政府應考慮該《報告》建議,把研究院研究生與教授的比例,從目前的2.4︰1提高至4︰1,在4年間將本地研究生人數逐步從11700名增至19600名。除了增加學生數目外,香港更須鼓勵學界把技術轉移至業界。

在過往10年的觀察中,香港的教授相對較為保守,而非像外國教授般跳出象牙塔,帶領科研人才成立公司創業。這導致不少具潛質的項目難與市場接軌,或只以專利形式出現而未能落地。政府應在技術轉移方面着手,為學界與業界提供合作橋樑,推動兩者合作共贏。

近日本港疫情嚴峻,無源頭本地感染個案令人憂慮。若香港善用現有的生物科技優勢,重視研發快速檢測平台,不僅可加快恢復經濟活動的正常運作,推動疫情穩定,亦可把握疫情下的發展機遇,帶動香港生物醫學的科研發展及落地轉化。

生物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