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26日

社評 社評

政府無所不能 世界從此大變

新冠肺炎疫禍觸發企業裁員潮,本港三至五月失業率急升至百分之五點九,創逾十五年新高。現時本地疫情已有放緩趨勢,社交及消費活動開始局部回復正常;惟須注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剛更新了環球經濟展望,今年GDP預料收縮百分之四點九,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惡劣,遠差過四月估計的倒退百分之三。香港乃高度外向型經濟體,IMF的預測倘若不幸成真,內部需求即使有所提升,也難抵消外部需求萎縮帶來的打擊,本地經濟和就業形勢仍萬萬不容樂觀,還須準備更多彈藥以便長期作戰。

在大洋彼岸,多州確診個案大幅反彈的美國昨天宣布,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高企一百四十八萬水平,繼續多過預期,總統特朗普本星期初簽署行政命令,暫停簽發非移民工作簽證至年底,之後視乎情況決定禁令會否延長。狂人總統領導抗疫無能,民望江河日下,除了甩鍋中國及催谷股市兩大板斧外,施硬手段拒讓「非我族類」跟飽受失業困擾的美國人爭飯碗,自然也是挽選情保權位的救命草。白宮「美國優先」旗幟鮮明,哪管商界領袖群起反對,也懶理排外政策有可能削弱自身競爭力,外國專才要叩開美國就業大門盡展所長,一個字:難!

回看香港,失業率高處未算高,民間要求設立失業援助金的聲音日益響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日前於網誌上撰文回應,指有人建議政府成立「臨時」性質的失業救濟機制,是一個過分樂觀的想法。他還提到,早在二○一八年中失業率處於百分之二點八低位時,已有政黨力主設立毋須經濟審查的失業援助金,羅局長反問,以今天的經濟環境,相關制度屬臨時性是否可行。

言下之意是,失業援助金一旦推出,說撤便撤的所謂臨時性質,只是倡議者的一廂情願。換句話說,當局必須謹慎權衡失業援助恒常化可能衍生的棘手問題,比如削弱受助人求職意欲,令失業率居高不下,整體社會勢必付出沉重代價。

但凡涉及福利,關鍵爭議離不開三件事,一為龐大開支誰來買單;二為資源分配是否公平;三則是受惠者一旦視「免費午餐」為理所當然,將失去以勞力換取報酬的誘因,既為就業市場帶來負面影響,且有可能成為政府無法摔掉的長期財政包袱。

證諸美國,新冠肺疫導致經濟大停擺,數周內以千萬計打工仔加入失業大軍。共和、民主兩黨眼見形勢空前嚴峻,國會於三月極速通過規模逾二萬億美元的救市方案(CARES Act)。時至五月,美國各地陸續重啟經濟,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同月雖已通過以HEROES Act命名、涉資達三萬億美元的新一輪紓困計劃,惟到目前為止,共和黨人對新方案依然大有保留,債務失控固然是主要憂慮,骨子裏更抗拒的恐怕是「養懶人」。HEROES Act最終能否在共和黨把持的參議院過關,實在難說。歸根究柢,福利問題要擺平的始終是錢從何來、資源分配及羅致光在網誌上提到的「道德風險」。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瘟疫肆虐全球,不論美國、香港還是世界其他角落,全民派錢、增加失業救濟、補貼僱主支薪以保就業已成為基本對策,在民眾眼中,政府絕對有能力於災難發生時救萬民於苦海,若因種種原因拒絕出手,由此引發的民怨和政治反彈,隨時會像野火般四處燃燒。

歐洲疫情最慘重的西班牙明言將盡快推出「全民基本收入政策」(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經濟部長卡爾維尼奧更清楚表示這絕非臨時措施,當局打算讓UBI成為永久政策,足證經過這次世紀疫潮,政府無所不能已變成一種公眾期望。

設立毋須經濟審查的失業救濟機制茲事體大,港府不肯在這個問題上輕易妥協可以理解,但過去數月經歷數番風波,世界從此大變,香港乃全球貧富最懸殊的地方之一,加上社會局勢不穩及肺疫雙重打擊,問題更為複雜,保就業固然屬最優先,但平息社會怨氣,讓市民把心力用於提振疫後經濟,同樣不可或缺,惟目前的大環境顯然談不上樂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