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23日

張鳳儀 葉兆輝

何必要學童急追回上半年進度

一場全球肺疫大流行喚起每個地球人對慣常生態的反思,無論是公共衞生、全球化的世界觀、地球污染、學習及工作模式,以至個人抱持的價值觀都受到大衝擊,同時疫情亦扭轉了所有人的日常,停工、停學,甚至封城、封公路、封關口,人與人之間要增加社交距離,口罩及消毒用品變成必需品。另外,大部分的支援社交心理場所,如學校、社福機構、社區中心、康樂體育中心都一一關閉。

網上授課不似預期

過去5個多月,香港的學童都是靠網上授課,按着以往的時間表把所有課堂在網上呈現,然而,如果老師容許,同學多數都不願意出鏡,只要有「登入」就代表上了課。老師會按着準備好的簡報(PPT)讀一遍,又或加送幾條YouTube短片,就叫作完成了一課教學,師生間鮮有互動,學生鮮有發問,然後就派發一大堆功課,要求數天內完成。試問如此授課的模式,怎能確保學童能理解課業?同時,香港人多地少,許多家居都是蝸居,在停課停學之際,一家幾口擠在一處,喧嘩不斷,試問學童又怎能專心上網聽書呢?就算有幸有一個寧靜的居所,是否能確保網絡一定暢順?可容許家中兩個學生在同一時段上網課?

另外,家長還要擔任老師的角色,試問又有幾多家長可以在繁忙的工作及家務中,騰出時間,能循循善誘,有耐性地把知識深入淺出教授多一次?最荒謬的還是上體育課,老師會播YouTube短片,就叫學生跟住做,假設學生能在一個蝸居做些彈跳動作,然後叮囑他們飲水,休息,該課堂就完結。作為家長看到此情此景,簡直目瞪口呆,慨嘆師生們一同合演一場好戲,你有你交差,他有他繼續聽歌、看片、打機,如此浪費時間,沒有成效的網上課為何要堅持,為何不變通一下?當然筆者不能以偏概全,相信香港依然有用心教學的老師,認真學習的學生。

適應需時勿趕考試

同樣地,考試制度都是香港一般學校的指定動作,不考過試,就好像學生沒有讀過書一樣。中三至中五的同學於5月27日復課,小四至中二於6月8日,高班至小三於6月15日。復課還未到一個月,許多學校已經發出考試通告,最快的是6月中開考,最遲的也逃不過7月。

至於家長們最關心的小五呈分試,教育局於上星期已建議各小學,可考慮延遲全體小五學生9月才進行,或讓已復課的學生先在7月份評核,然後安排受影響學生稍後補考;若學校決定延遲全體小五生9月開考,學校遞交呈分試積分的限期,則會延至10月20日。

既然教育局沒有催趕,為何學校會如此心急,學生回校復課不足一個月就要趕着去考試?那5個月的網上課真的當作已教授?就算取消了「考試」的學校,也美其名,換了個包裝叫「評估」,叫「測驗」!在過去頭兩個階段復課中,就不幸地有3個學童,分別是中五、中一、小四的同學自殺身亡,當中有人表示擔心自己追不上學業進度而走上絕路。當然自殺原因不應歸咎為單一原因,也不應只怪罪學校或家庭,惟學童自殺事件無疑亮起了一個警號,提醒各持份者要多加注意學童的精神健康!

成人需要學習適應新常態,學生亦然。他們心智未成熟,未必懂得自律,「即刻」就調節到作息時間,「即刻」就在作戰狀態來挑燈夜讀,「即刻」就能把過去5個月上的網上課程舉一反三。儘管香港人適應能力強,也沒必要如此心急,「即刻」就要求學生回復「正常」,追回上半年的學習進度!他們真正需要的不就是家長和老師額外的關心、多點的聆聽、支持和信任?讓彼此了解抗疫期間的點滴、長時間隔離在家的挑戰,以及在疫情中新的體會和反思。學生需要時間和空間,慢慢調節,請成人們不要催趕,讓他們按着自己的節奏成長和學習。

新常態下多點體諒

2020年對所有人都是一個特別的一年,多國經貿都停擺,沒做過什麼,半年時間就悄悄流走了。多國領袖和專家也都正研究怎樣重啟經濟,令國家復甦。要復甦,需要時間去調整適應,更要有新的思維,運用新的技能去探索新常態。國家如此,何況學校、家庭?根本沒有需要只把舊思維、舊模式硬套在一個新常態上。學校理應活在當下,認真檢討現存的教學及考試模式,學生的成長是全人發展的基石,對學生的關顧是需要整體的關顧,尤其是精神健康;沒有精神健康,還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在新冠肺炎(COVID-19)的影響下,不論整個教育、學習的過程都需要重新定位和反思,只顧考試,往往只會適得其反,不但不會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會削減他們求知的樂趣。姑勿論如何,請各持份者,不論是校長、老師、家長都能多一點體諒和支持,在新常態下,一同發揮創意,讓學生能繼續享受學習!

張鳳儀為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葉兆輝是該中心總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