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18日

鄒崇銘

想像一下,海洋公園搞地產的話……

海洋公園正面臨重大財政危機,可能於6月底便用盡現金,面臨倒閉。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向財委會申請撥款54億元,作為海洋公園未來的12個月營運開支及還清貸款。執筆之際,立法會不少黨派仍表示對撥款大有保留,海洋公園前路實在是吉凶未卜。

猶記得農曆新年假期之前,我還去了一趟海洋公園,和開幕不到一年的海洋公園酒店。感覺是酒店的消費水平高得驚人,房租動輒也要2000元以上,吃個晚飯每人也最少三四百元。惟即使新冠肺炎仍未爆發,客人數目亦相當有限。設想若是自由行市道興旺之際,這價位看似來得「理所當然」;但假如失掉這單一根「救命草」,海洋公園又能靠什麼作市場競爭?

業務未見長遠出路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對海洋公園構成最致命的打擊;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園方自2015-16年度起每年虧損逾2億,至2018-19年度更錄得逾5億虧損。入場人數亦由2013-14年度的760萬高峰,跌至2018-19年度的570萬,跌幅接近25%。轉盈為虧,恰巧是在孔令成接替盛智文出任董事局主席之後,因此孔亦難免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現時申請的54億元撥款,只能濟一時的燃眉之急;過了2020年之後作何打算,海洋公園仍未有半點頭緒。正值董事局主席和行政總裁皆將在年中離任,由誰來接手這個燙手山芋,亦是重要的未知之數。索性將海洋公園關門大吉,固然是一個選擇;但亦有不少人指出,海洋公園土地資源甚豐,若用來搞地產項目的話,便能帶來巨額的財政支持。

先勿論這類構思是否「政治正確」,會否傷害了香港人的感情,以海洋公園位處的黃金地段,只要一個小小的地產項目,便能帶來數十以至上百億的利潤,確也是不爭的事實。見微知著,這反映香港在百業蕭條之際,唯獨地產業似乎仍一枝獨秀,不能不說是經濟結構出了根本的問題。

但搞地產仍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單靠變賣家檔的收益支撐,卻無法根本改革海洋公園的業務,最終亦只會「長貧難顧」,家檔很快也有賣光的一天。這同樣是整個香港的小縮影:單靠金融地產來久延殘喘,其餘工商百業皆未見長遠出路。

以上討論,難免令人聯想到西九文化區──香港另一個「主題樂園」的故事。追本溯源,早期西九正是打着「公私營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概念,期望通過地產項目補貼文化設施。2003年,當時名稱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進行招標,結果得到長實、新鴻基、恒基等各大地產商的垂青,紛紛以獨資或合資方式提交建議書。結果這「單一招標」方式惹來重大爭議,最後在2006年決定推倒重來。

西九文化區的案例

重組後的西九文化區,則決定先將區內的商業及住宅用地進行拍賣,再由政府成立的西九管理局發展文化藝術設施。只是由於各項設施工程不斷超支,多年來仍一直要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彷彿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這些原設想可帶動旅遊業和國際形象的「政績工程」,到頭來仍是要由納稅人付鈔埋單。

如此問題似乎並不在於引入商業元素,而是引入何種合適的商業元素。傳統觀念是文化藝術必定有賠無賺,因此要引入一些有賺無賠的暴利行業,才能通過財務報表上的要求。但問題是把文藝和地產對立起來,兩者關係根本是盲婚啞嫁,長遠來說又豈能同床共枕?

無論是海洋公園或西九文化區,皆佔據着市區的黃金地段,甚至是香港的風水龍脈。但多年來皆並無好好善用,反而成為尾大不掉的包袱,試問又怎能不讓人擲筆三嘆!

歸根結柢,由政府主導的官辦項目,總是架構臃腫、步履蹣跚,難以配合時代的步伐。論者於是又會轉向另一極端,把項目全面私營化,完全按照市場邏輯營運;但在暴利誘因的驅動下,往往又成為短期投機的溫床。「公私營合作」原意是中間落墨,但不要說香港了,即使環顧世界各地,皆不乏官商勾結、利益輸送、項目失控、爛尾走數等種種慘象。

公私民合作的想像

相對於「公私營合作」,近年冒現不少關於「公私民合作」(public private people partnership)的討論,在不否定政府和私人部門角色的同時,強調人民或公民社會的參與,擴大發展項目的民間認可度和歸屬感,通過三方合作來促進項目的成效。儘管它仍未成為國際主要潮流,但實在具有重大的啟示性。

‧我們實可大膽設想,假如未來海洋公園開展(或分拆)新項目,在邀請私人部門參與之際,同時亦可吸引更多公民社會的力量,例如通過公開招股籌集民間的資金,讓廣大市民能成為持份者或持股人,令新項目取得更大程度的民意授權。

‧我們亦可大膽設想,假如憂慮新項目的吸引力不足,更可以通過公開比賽的形式,收集不同類型的創新建議,甚或讓持股人「用錢投票」。如此便可抗衡政府和私人部門「堅離地」的傾向,避免作出一些不符合香港實際需要的決定。

‧我們還可大膽設想,在吸納民間參與的同時,亦應開放讓更多企業、特別是初創企業進場,為項目注入新的創意和生命力。習慣上政府只願和單一大集團合作,不但存在嚴重的官商勾結之嫌,同時亦是扼殺了香港產業結構轉型的可能。

‧我們更可大膽設想,在吸納更多民間和新企業合作之際,更可趁機推動海洋公園的升級改造。例如可朝創意文化、環境教育及數碼娛樂等方向探討,引入更多相關的策略合作夥伴。但必須注意,該等業務必須具備多元開放性,避免過往的小圈子和閉門造車。

‧就算滲入地產項目成分,亦必須捨棄殺雞取卵的一次性買地,而應循序漸進地配合核心業務的發展。例如設立創意產業人才基地,吸引相關行業的專業人才進駐,帶動產業發展的群聚效應──為推動產業發展配以地產項目,那原是無可厚非;但為搞地產而以產業發展來塗脂抹粉,那便是香港的大毒瘤──多年來香港不斷退步的根本原因。

鄒崇銘 影子長策會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