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4月15日

黃伯農

大流行下北京應調整對美政策

自去年12月31日中國向世衞通報疫情在武漢爆發以來, 美中關係一直惡化。本文梳理兩國關係轉差因由,提出北京須接受美中關係現實,密切監察疫情對美國經濟衝擊,與國際合作防控大流行和大蕭條,將美中關係調整到以「多邊合作、彈性脫鈎」的法門上,疏解美中對抗和促進全球合作。目標是實驗多極共治模式去防控全球大蕭條,歐亞非國家對未來中國對美政策將起重要作用。

今次疫情發生於美中貿易戰、華為禁令、美對香港、台灣和新疆事務長臂管轄等連串雙邊衝突之中,期望兩國會因疫情而重回友好合作軌道並不現實,未來兩國矛盾只會加深。

指中國隱瞞疫情

首先,美方一直指控北京隱瞞疫情和病毒源自中國,使兩國關係惡化。

2003年,SARS爆發4個多月後北京向世界通報。國際指中國隱瞞疫情和將病源歸因到野生動物市場或洩漏生物武器論之上。但是次疫情爆發至今,輿論莫衷一是。

今次北京已盡早通報世衞,俄羅斯取態也重要。SARS時,俄懷疑中共洩漏生物武器。今次俄指COVID-19為美國生物武器。俄生化武器技術領先世界,俄疫情一直受控,有影響球南國家研判,美國國際地位已降。

3月13日〈南華早報〉根據中國政府記錄,報道第一批共9病例來自湖北省,最早確診日期是去年11月17日。但與病源直接關連的「零號病人」(patient zero)仍未找到。報道只證明最早中國病例源自湖北,未證明病源所在。

3月初有加拿大分析引述日本《朝日新聞》和台灣電視台以傳染病和病毒學論證病毒源頭可能是美國,引起爭議。愈多臨床證據顯示在中國、伊朗、意大利、西班牙和泰國等發現的病毒樣本已出現多個變種類型。這可能是病毒傳到其他國家因應人種基因差異而出現自然變種,也可能是「多國故意釋放」,亦有可能涉及生物戰。

最近有意大利醫生說病毒可能去年11月已在中國以外地區傳播。有美國研究指病毒源於自然,或已存於人類多年才最近爆發。

雖然說法似否定「基因改造病原體論」,但尚未抹殺病毒可來自實驗室可能性。有英國分析指現階段不能排除「生物武器論」中的生物恐襲可能。

抹黑中國為贏大選

第二,自從去年底中國向世界通報以來,美國情報部門便每天向白宮和參眾兩院提交疫情報告。情報部門於1月底至2月初向總統及議員們提出大流行風險警告,他們沒有理會。共和黨參議員Richard Burr更賣出當時市值達62萬至172萬美元的股票,或涉利益衝突。

奇怪的是特朗普對大流行警告不屑一顧。2日7日世衞警告全球醫療物資將緊張100倍,他仍送出17.8噸醫療物資予中國。2月19日,他仍說隨着天氣回暖病毒會減弱,跟情報部門的嚴重警報背道而馳。

疫情3月在歐美爆發,有美國評論質詢為何西方浪費了中國為世界爭取的時間。白宮隨即指摘中國隱瞞疫情、不透明及堅持「中國病源論」。

3月中疫情在美國爆發,特朗普才實施較積極及嚴格措施應對疫情,3月20日他錄得民意支持度達55%。這些發展惹人懷疑特朗普將疫情嫁禍中國為大選製造民粹支持。

發展戰時軍工經濟

第三,美中貿易戰已大幅度提高中國出口美國醫療製品設備的關稅。貿易戰前,美國從中國入口總值50億美元的醫療製品和設備,佔美國這方面總入口26%。

關稅嚴重影響美國國內用來抗疫的醫療品供應。2018年間,美國從中國入口醫療製品下降16%,值2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由其他國家入口增加23%醫療製品。2019年,美國向中國徵收15%額外關稅,由中國入口的醫療品量再下跌13%。然而,因為高關稅原因,美國尚未克服高成本而未成功重振自身的醫療藥劑工業。

這暴露了特朗普未為美國先重組穩定全球供應鏈之先,便貿貿然向中國發動貿易戰是戰略錯誤。

疫情在全球爆發導致醫療製品物資供應突然緊張,使美國醫療物資短缺。 特朗普遂於3月中旬暫取消向入口醫療產品徵收額外關稅。3月下旬,美國疫情告急,特朗普私下向歐亞國家要求提供醫療物資,俄中也送出醫療物質。

與此同時,特朗普自封為「戰時總統」(wartime president)重啟了「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美國以2萬億美元進行大規模量化寬鬆,或有以下戰略考慮和財務政策部署。

重振生物醫藥軍工業

有美國分析指中國除了是汽車零件、玩具和電子製品的世界工廠,也是盤尼西林、抗生素、止痛藥、手術用口罩和醫療儀器的世界工廠。雖然美國是全球藥劑研發領先者,但製藥業已於20年前撤出美國。

自此中國藥劑公司供應美國超過九成抗生素、維他命C、止痛藥和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也供應了美國七成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40%至45%的肝素(heparin)。分析認為疫情暴露了美國對中國的「醫藥依賴」(drug dependence)。

中共新一代科技民族主義者多年來透過「軍民融合」經濟發展模式創造了「軍工列寧主義」(military-industrial Leninism),漸使中國成為醫療藥劑製造和研發中心。例如2018年,中國出口供應了佔全球43%的保護性醫療用品需求。 今次疫情讓中國能將過剩醫療產能滿足全球需求,也暴露了美國醫療系統和產能不能滿足國內疫情需要的事實。

美國便須利用新一輪財務政策去發展新一代醫療藥生化科技工業,目的是以國防工業經濟發展模式去強化國家經濟產能。這才可確保美國於經濟、數碼科技和生化醫藥方面的全球地位。

危機中美國朝野已現雄心。有見拜登已於大選民調拉闊領先,特朗普也只得順着疫情和民意而為。未來美國軍工經濟發展去向將繼續催化與中國的全方位競爭而使美中脫鈎的基數大過合作基數。美國貧富懸殊極嚴重,政策能否惠及普通百姓至及時逃過大蕭條一劫仍屬未知數。北京須早作部署。

有歐洲央行分析員跟我說,今次北京防控疫情速度和復產進度使投資者對中國資產市場更有信心。北京可調研如何管控跟美國「協調式脫鈎」(coordinated decoupling),即轉以「多邊合作、彈性脫鈎」發展未來關係。目標是與歐亞非各國將「舊世界」重構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即共同緩減因美國單邊霸權造成的失治和安全威脅的「多極共存共治勇敢新世界」。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