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20日

李道

由政治到思維看抗疫手法優劣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新階段,各地陸續收緊抗疫政策,包括實施更嚴厲、更廣泛的「封閉式管理」措施。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呈現180度的轉變,由最初聲稱疫情威脅很低,呼籲當成流感處理就好,日前卻突然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禁止所有歐洲人入境,而封關和封城也漸成歐洲主流,歐盟亦封鎖對外邊界,禁止非歐盟成員入境。

上文談到「中國模式」與「西方模式」的先進與落後,即中國初時抗疫難辭其咎,以致全球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可幸後來的抗疫政策非常有效,於非常時期以非常手段逐漸降服疫情,反觀美歐為首的發達國家,雖一直予人先進形象,惟在應對抗疫工作卻落後形勢,直到疫情近乎全面失控,才卒之鐵起心腸在態度和方法上追落後。

口罩與封城民意考量

毫無疑問,口罩和封城,堪稱是抗疫孖寶。

可惜,西方在口罩使用上似乎此路不通。首先,不似東亞地區在沙士一役嘗過血的教訓,西方社會始終抗拒口罩,落後地堅信人病了才應戴上,沒有認識到新病毒的潛伏期風險,而當中且涉一定歧視成分──他們的口罩使用率遠比東亞低,並非完全是供不應求問題,而是文化因素導致根本無甚需求。話說回來,當地政府總可以盡力鼓勵口罩使用,透過加強宣傳教育從而扭轉舊有觀念,就似中國也試圖扭轉食野味的文化。不過,由於全球口罩生產數量仍然不足,若官方於此前提下鼓勵使用,當人民買不到口罩時,不滿情緒必然升溫,屆時政府豈非自招麻煩、自討苦吃?所以,由意大利到英國都反過來鼓勵居家治療,甚至開始放棄治療年老患者,背後主因便料同樣基於供不應求,因為醫療系統因患者過多而瀕臨崩潰──即使過去酷愛罷工的英、法等地,醫護人員沒有乘勢玩罷工。至於美國,當地也盛行「有病不看醫生」文化,加上不少人缺乏醫保保障,當局就更無誘因鼓勵病人湧到醫院。

民主理應更好保障民生,但到底也要視乎選民的意願與文化。當選民不願戴口罩,甚至不愛看醫生,而政界又恐招惹事端,這時候民粹便易戰勝專業與科學,今次疫症亦因此更易打垮西方社會。

封關、封城措施,因而成為西方主要抗疫手段。無可否認,中國的封閉式管理十分奏效,而南韓在仿效厲行封閉措施之後,近日新增確診個案亦跌至雙位數,證明此法絕對行得通。況且,將矛頭指向境外旅客,對本地選民來說影響較輕,故此較易為人接受。

事實上,有病才戴口罩的想法根深柢固,背後所指是病人才須受到口罩束縛;同一道理,要求有病的小眾接受隔離檢疫,佔大多數的普羅選民同樣不會抗拒。此外,緊急狀態下勒令餐廳酒吧、非必要服務商舖限時關閉或全面關閉,亦僅是拿商戶開刀而非直接開罪選民。儘管這終究會推高失業率及經濟衰退風險,但在財幣雙策的配合下,政府還是能夠將市場及民間怨氣降至最低,而當地亦無爆發什麼反對或示威浪潮。說到底,上述狠招即使再狠,受影響者皆為少數弱勢。

救市救信心效果迥異

可見,西方模式要求政府重視民意,但這種不敢抗逆民意的呵護,並不排除最終會壞了大事。畢竟,任你如何封關、封城,以及叫停大型群眾活動,惟在人人不戴口罩、人人不設防的情況下,新冠肺炎仍可透過親友間的小型聚會及交際傳播。縱然,似南韓般,究竟封閉式管理成效如何,一般須待14日後才可反映,即短期內美歐病案增長趨勢不會逆轉;但無論如何,市場似已率先投下不信任的一票。

不是嗎?美股已自上月下旬的高位,不足一個月內累跌超過三成,歐股跌幅更逾四成,股災程度令人咋舌;相對中國股市,作為疫情始發地和患者死者最多的地方,從年初高位起計則僅僅累跌一成半左右,兩者分別實在明顯不過。當然,中央政府或派「國家隊」入市撐場,加上人行放水加大流動性,所以股市跌幅才可穩住;惟相對地,難道美國聯儲局的狠手減息,短時間兼突然間先後把利率大削半厘及一厘,不是同樣祭出絕招了嗎?遺憾兼諷刺,聯儲局這記慣常必殺技,不單無法產生提振市場的作用,反而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恐慌,包括在周一劈息一厘後,尷尬地令道指開市馬上跌停板,收市更暴挫近3000點,跌幅達13%。

由是觀之,難道除了抗疫之外,在拯救金融市場、穩住市場信心方面,西方模式居然也落後於中國模式了嗎?不必諱言,若然西方的股、滙、債及商品市場持續大幅震盪,必會釀成重大的經濟損害,也必將花費更多時間與心力來修補復元。

復工復課皆費煞思量

不單進攻,就連退卻的節奏,中國模式亦似更加得心應手。隨着疫情威脅減退,中國已開始推進復工,不少省市皆已復課或計劃復課,彷彿疫情最壞時刻告終了,社會運作能逐步復常。西方各國固然仍在抗疫低谷掙扎了,即如受西方模式影響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最新便宣布,原訂4月20日全面復課已不可能,並謂未來一兩個月復課機會好微。至於人流管制方面,內地亦開始放寬城與城之間的規限了,畢竟全國新增確診數字連日來均跌至十餘宗,當中由外地輸入的個案且佔多數;然而,香港要放寬針對內地的出入境檢疫措施嗎?政治上無疑非常困難,林鄭早前便強調,暫時並沒相關計劃。

引入容易,退出困難,特別見諸民粹考量。箇中的政治思考是,狠招本身未必管用,但至少可以安撫人心,以免招來「不做事」的罵名。疫情來到今日階段,港府已學懂箇中道理,反正以健康第一為大旗,則什麼狠招均容易引入。今時今日,公務員的金科定律或非「少做少錯,多做多錯」,而是「沒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凡事且須採取最極端的解決方案方成。再以特朗普為例,他在抗疫態度及措施上,便呈現0到100的轉變,要不拒絕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招──不過,並非但凡大招就管用,好像大手劈息便被視為弊多於利。

退出的政治考量則恐更大。始終,一旦放寬旅客檢疫管制,又或宣布全港學校復課,萬一日後出現內地輸入病例,又或學生之間爆發交叉感染,政府則必然承受巨大非議壓力。誰又願意及有力承受,如斯涉及人命的政治代價?早前的公務員復工,亦引來批評聲音湧現。那麼,何時方為最佳退出時機?難道香港人要長期生活於全球性紅色外遊警示之下?只能夠說,槍打出頭鳥,於此政治環境「落後」或比「先進」好,跟隨外圍做法才最穩妥選擇,犧牲一點點經濟社會發展或教學進程又豈足惜?

改變固有思維非易事

政策上的退出難,思維上的退出亦難。西方的口罩迷思,思維固然未有改變。本港方面,過去好一段時間社會均作不少「大膽假設」,例如檢疫中心設於民居附近恐會播毒,或同一大廈有確診者或居家隔離者便屬高危,以至巨細無遺地警戒確診者此前所到之處等等。惟事實經驗反映,超過14日的時間,火炭駿洋村附近居民不見得有人因此被傳染,網上傳來傳去的高危大廈或地點名單,亦不見得有人從該些地點惹來惡疾。即如對曾到訪內地者實施隔離政策,相關人等也不見得異常高危,幾乎全部都通過了14日強制檢疫;反之,更高危的群組,乃是從「鑽石公主號」郵輪回港的港人,以及從印度、埃及、歐洲等地旅遊回來的人士,甚至由沒有做足病毒測試的美英等地大批回流香港的留學生。事實上,縱然香港有不少感染來源不明的確診個案,惟絕大多數的患者,其實皆由緊密接觸得病。

凡此種種,說明過去「大膽假設」某些群體或處境是高危的,事後卻忽視了「小心求證」的過程,在退出思維上沒有與時並進,仍停留在落後階段。最大的思維改變,乃紛紛安排留學生返港──畢竟留學生在當地沒有投票權,他們戴口罩被打怎會獲得政客關注?換言之,除了市場以金錢投票,民間亦以腳步投票了。

說到底,科學才是人類的最大文明與最佳武器。不同政治體系,決策方式或不盡相同,不過都應一同服膺科學,此外人類思考方式亦然。過分受到反專業的民粹掣肘,非但無助應對疫情,更注定令疫情對人類的損害加大。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