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13日

鄭赤琰

巫基黨仍主導馬來西亞政治

2018年馬來西亞國會大選,執政60年從開始建國便取得政權的「國陣」(最早由巫統、馬華公會與國大黨3個種族政黨結合稱為「聯盟」,後來聯邦擴大到東馬更多政黨加入後改稱為「國陣」)第一次被反對派政黨結盟的「希盟」擊敗。這一下,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人認為這是民主政治結束了威權政治;愁的是有人擔心政局會走向動盪。

可是,希盟執政還不到兩年,2月24日由馬哈蒂爾首相宣布辭職解散內閣的一刻,希盟政府倒台了。希盟倒台是因為安華為首的公正黨出現分裂,第二號人物阿芝敏帶走了11個國會議員退黨,另一個結盟黨的土團黨也帶着26個議員退出希盟,失去了國會的多數,失去了執政資格,國會亦告陷入「群龍無首」的亂局。

脫不了種族因素

馬哈蒂爾臨時被國家元首委任為「看守首相」,他曾力挽狂瀾於既倒,企圖擺脫政黨的約束,試從222個國會議員中爭取到112個議席多數,以無政黨的名義組閣當政。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由他一手創辦的土團黨黨首竟向馬氏發難,堅持用政黨結合的名義去爭取議會多數執政,並由土團黨的主席慕尤丁打頭陣在國會拉攏到巫統和回教黨兩大勢力,再取得砂拉越與沙巴的兩大勢力,拼湊了阿芝敏的11名與土團黨的26名,取得議會多數,再經國家元首鑑定後,隨即結束了馬氏的「看守首相」,換上了慕尤丁正式當首相。

另一邊廂的安華當然心有不甘,企圖再結合馬哈蒂爾準備在國會復會時第一時間提出對慕尤丁政府投不信任票。這是國會慣例,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提出對政府不信任投票,若取得多數不信任,政府便馬上倒台,原本國會在3月9日重開,但慕尤丁也不是省油的燈,索性把國會休會到5月中,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鞏固得來不易的多數。到時國會會否依時復會,又會有什麼戲劇性的變化,且拭目以待。但就已發生的事去分析,有幾點是值得關注的:

第一,自2018年出現政黨輪替後,各方為馬來西亞感到雀躍的「民主變天」會不會因此而感到失望。其實,認真從希盟的政黨結合來分析,仍是擺脫不了開國以來種族主導的因素,雖城市跨種族的中產階級民主政治還遠到可望不可即。

首先,得指出的是,若單靠公正黨與民主行動黨兩個跨種族政黨,希盟是不可能取得國會多數議席的。更何況公正黨與民主行動黨名為跨種族實則仍然是種族政黨,公正黨的支持主要來自馬來人,民主行動黨則九成來自華人,而且還被馬來人視為華人種族主義政黨,要不馬華不會內訌不振作,華人選民不會傾巢走去支持民主行動黨。正因這兩黨無法用「民主選民」去取得政權,所以才會走去抬舉馬哈蒂爾作為希盟的「共主」,而馬氏這時又正好失去巫統的主導勢力,失意之餘,下定決心要扳倒巫統的當權者納吉。馬氏也深知要挖巫統角,不能像公正黨與民主行動黨的跨種族名義,而須像巫統那樣打正純土著的旗號才能拉攏到馬來選民。這便是他為什麼要成立「土著團結黨」專注巫統的馬來選區去拉票。

離不開靠攏巫統

太渴望當首相的安華與很想扳倒巫統的馬氏,如此一拍即合,事實上雙方選民基礎全沒有「跨種族選民」的民主政治可言。也正是太依賴馬氏政治技巧與其個人威望,馬氏的土團黨終能拉走巫統十多個議席而成功推翻國陣政府。反之,正因為希盟的跨種族政治仍未成氣候,這次被土團黨來個「釜底抽薪」,馬上便開不成飯了。所以嚴格來說,所謂「民主變天」還是不現實的事。

第二,既然希盟當選可說是意外,慕尤丁發難還是離不開要靠巫統的勢力。而慕尤丁與馬哈蒂爾兩人的交手也取決於巫統,可見巫統這個70多年老店還是有其政治老本的。

過去曾有不少巫統高層想打破這個唯有馬來人的種族界限,第一個是創黨首領拿督翁,他建議開放給華人印度人入黨,失敗而退黨。第二個是東姑拉沙里,他想另起爐灶取代巫統也告失敗,馬哈蒂爾在七十年代初觸發黨爭,也曾一度想到退黨後的前途茫茫而打消退意,現在是慕尤丁跟着馬哈蒂爾退出巫統,不過兩年仍然要靠攏巫統才能成事。

表面看來,這種「種族性」政黨有違民主原則,但是往深一層去看,便可看到在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當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三大種族要共同建國,可又存在嚴重的種族隔離,馬來人住在傳統「甘榜」,華人住在城鎮,印度人有獨立位區。再加上三族各有不同的經濟生計,不同語言、宗教、文化。如此隔膜,建國條件薄弱,因此早在獨立前的1957年便不斷出現種族衝突,獨立後的1969年更因種族暴動癱瘓國會兩年,之後實行「新經濟政策」打通華巫的經濟整合,打破馬來人從政華人從商的限制,好不容易才實現兩大種族的華巫GDP平等的格局。

儘管近20多年巫人已大批遷移到城市成了中產階級,然而華巫印的文化、社會、經濟與政治隔閡仍未打破。處此情形下,種族政黨儘管有種族色彩,但卻提供了一個政治協商的平台。

據Harold Nieburg【註】的研究,任何民主政治的先決條件必須要有政治協商平台,從而可以化解政治暴力衝突。必須先消除衝突(任何性質的衝突),才有溝通(communication)可言,有了溝通才有可能作出民主整合(Integration),用Nieburg的理論來分析馬來西亞的種族社會,應運而生的種族政黨就以政治協商平台來看待,種族性政黨並非沒有民主的功能。總之,在沒有化解種族文化分歧之前,要想建立跨種族政黨的民主選舉,從而建立「零種族」民主,那是主觀願望,未必符合客觀政治現實。

總之,經過了這次政治再變天,可見「非種族性」民主是美麗的「誤會」,種族性政黨協作的政治功能依然是馬來西亞的政治現實,也是馬來西亞式的民主制度。

註:有關Harold L. Nieburg的研究請參閱其著作Political Violence: The Behavioral Process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