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13日

社評 社評

特朗普切勿成為第三個疫災人禍

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終於正式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為「全球瘟疫大流行」(Pandemic),台灣副總統陳建仁的評價是三個字:太晚了。在此之前,陳建仁對於譚德塞的抗疫表現尚有更加嚴厲的怒斥: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陳建仁並非普通的政治人物,他的出身其實是公共衞生專家,擁有十分亮麗的履歷,包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衞生學博士、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和台灣中研院院士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國際著名流行病學家,權威性毋庸置疑。

陳建仁前日在社交網站貼文狠批譚德塞,指摘對方聲稱疫症致死率有上升趨勢,卻未認真深入了解各國病毒檢驗政策是否已經改變,作出錯誤的警訊,對致死率變遷草率定論,不僅未足以讓世人預早提高警覺,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憂慮。陳建仁指出,致死率說的是確診病例當中有多少人因該疾病而死亡,它的分子是死於該病的人數,分母是確診病例人數。如果納入致死率分析的病例,僅限於重症,當然致死率就偏高;如果還包括輕症或微症個案,致死率就會下降很多。陳建仁又說,世衞統計表只列出各國發生數和死亡數,而未考慮各國人口數,因此在評估各國發病風險時就會產生偏差。

病毒蔓延三個多月以來,譚德塞的表現乏善足陳,不斷為隱瞞疫情的中國塗脂抹粉之餘,還要發出誤導的指引,例如「有病才需要戴口罩」,結果世界各國沒病的人紛紛被感染。關於隱瞞疫情,最新的佐證是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接受內地雜誌《人物》訪問,她透露去年十二月底收到一份寫着「SARS冠狀病毒、綠膿假單胞菌、四十六種口腔/呼吸道定植菌」的報告,立刻上報和發送予身邊的醫生同學,包括現已病逝的「吹哨人」李文亮,艾芬形容自己是「發哨人」。艾芬接着被醫院紀委領導召見,嚴厲訓斥,告誡她不可披露,她接受訪問時說非常後悔當時沒有公開資訊,令疫情失控,「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我,老子到處說。」

瘟疫大流行到了此等田地,全球逾十萬人確診,奧斯卡金像影帝湯漢斯亦中招,中國隱瞞是第一個人禍,世衞誤導是第二個人禍,我們擔心美國將會出現第三個人禍。

美國遭殃程度不容小覷,迄今確診病例累計逾一千三百宗,遍布四十一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當外國政要全力以赴號召「戰爭總動員」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態度是輕描淡寫,他在三月九日發表網上帖文聲稱,美國去年有三萬七千人死於流感,沒有關閉任何設施與活動,生活如常。當日「新冠肺炎僅得數百病例、造成二十多人死亡」,特朗普呼籲民眾「你們想一下」,暗示外界對疫情反應過敏。

世衞本周三把新冠肺炎定性為全球瘟疫大流行後,特朗普透過全國電視講話宣布,禁止歐洲國家公民入境美國,英國除外(沒有解釋原因)。為期三十日的禁令隨即引起混亂,本來親口說「包括貿易及貨運」,特朗普其後於Twitter上澄清,禁令不適用於貿易及貨運;美國國土安全部則補充,禁令不適用於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及其直系親屬,但他們回國後仍要接受強制隔離。

特朗普一方面淡化疫情,頒布禁令之時仍然強調「風險非常非常低」,另一方面又顯得手忙腳亂,難免令人憂慮美國有機會淪為下一個重災區。專門研究瘟疫的歷史學家巴利(John Barry)預測,美國將有四成至七成人口受感染,意味着死亡人數百萬計,他敦促特朗普把領導抗疫的工作交給公共衞生專家。言下之意是總統不要講多錯多,尤其不要輕視病毒的殺傷力,否則後患無窮。

全球發瘟的危機裏頭,中國隱瞞和世衞誤導已然遺害甚深,特朗普切勿成為第三個疫災人禍。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