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29日

盧安迪 自由的國度

「假新聞」和政治誤判

雖然建制派在今屆區議會選舉的選情比以往艱巨是眾所周知,但民主派最終取得壓倒性勝利,議席數目這麼懸殊,仍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傳治港系統正檢討情報和統戰工作的不足之處。本文將探討政治誤判的原因和如何避免,以後有機會再探討如何改善實際統戰工作。

首先,有些聲音表示,治港系統對香港民情的判斷出現偏差,是因為駐港官員主要只跟「權貴精英」交往,以致忽略了普羅市民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不滿。這個說法有部分正確,也有部分錯誤。

正確的部分是,一般而言,各行各業較具代表性的人士,接觸駐港官員(或任何其他官員)的機會確實比其他市民多。但這某程度上是一個合理的現象,因為在某個行業做到較高職位的人士,通常以前也做過較低職位,而現在則擔任統領角色。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通過接觸行業領袖來了解整體情況,實屬無可厚非。

錯誤的部分則是,跟「精英」交往其實不一定會導致偏聽,因為香港的很多有公信力的翹楚,例如周梁淑怡女士、沈祖堯教授、林大輝先生,都十分明白市民的意見和情緒(無論是否屬於其行業),並能忠實反映。如果通過他們了解民意,本來是沒有什麼問題。

讒人高張 偏聽則暗

然而,近七八年來,治港者反而愈加重用一些不是太「精英」、只是夠聽話的政治投機者。當選擇接觸對象的準則不再是能力和專業地位,而是政治因素時,聽到的聲音便自然會有系統性的誤差。換言之,情報工作的問題不在於接觸太多「精英」,而在於接觸太多「擦鞋仔」。

但我還想談談我注意到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假新聞」的泛濫。當然,無論什麼政治陣營之內都會有假消息,但建制陣營有兩個性質是民主派沒有的:第一,建制派有很多年紀較大的市民。第二,很多建制派訊息的受眾不只是香港市民,還包括內地人民。這兩個性質都影響了建制派的假新聞的類型。

關於第一點,由於一些較年長市民不是太熟悉電腦操作,而且對網上消息的掌握沒有那麼靈通,通訊群組在他們接觸資訊的來源中佔較大比例,所以未必能及時查證消息真偽。例如幾年前,當游蕙禎女士當選立法會議員後,一些「藍絲」群組便流傳她的一張「裸照」,藉以攻擊她的人格。任何對圖片處理軟件有基本經驗的人,都可一眼看出那是「P圖」而成,而且製作得頗為粗糙。

至於第二點,由於內地同胞對香港制度的了解(理所當然地)沒有香港人透徹,所以「假新聞」可以作得離譜一點也照樣有人相信和轉發。例如幾個月前,某些群組裏就有一則所謂「北京消息」,說中央決定取消香港終審法院,在北京設立全國人大轄下的港澳特區終審法院。任何稍為了解「一國兩制」的人都會知道,這是太過公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不可能發生。但一些近幾個月才開始關注香港新聞的內地熱心民眾則未必搞得清楚。

再者,由於內地和香港的新聞的自由度和內容不同,一些在香港人人都知道的東西,在內地則變了不同。例如2017年特首選舉時,我跟一名內地朋友說,曾俊華先生的民望高於林鄭月娥女士。內地朋友說:「我們都看到民調了,70%市民表示最支持林鄭,你不要再造謠了!」令我哭笑不得。又例如今年11月11日西灣河交通警開槍事件,微博上的「港聞速遞」報道「暴徒攻擊裝滿內地孩子的幼兒園校巴,並投擲汽油彈」,警察為了制止他們才開槍,這已不可稱為扭曲真相,而是到了憑空創作的境界,因為現場根本沒有所謂的校巴。

誤導支持者 自欺欺人

如果「假新聞」是由治港系統一致製作和發布,那麼他們自己當然不會相信和受影響。但現實卻不是如此——「假新聞」往往是以「去中心化」的形式,由不同「有心人」創作,並在通訊群組和社交網絡傳播。於是,這些「假新聞」影響了建制派及其支持者的整體氛圍,從而加深治港系統的誤判,也就不足為奇。

在近幾個月的政治風波中,我注意到「假新聞」的頻率達到空前的程度。除了被用來抹黑民主派人士(例如說區議會當選者陳梓維是庇護工場弱智人士),它們還被用來攻擊和排擠開明建制派(例如說田北俊先生的座駕被用來接送暴徒)。又不時有偽冒知名人士的錄音,例如假扮譚允芝資深大律師談「香港司法制度大混亂」,以及假扮譚惠珠女士談區議會選舉的毛病;她們均已澄清純屬偽冒。

值得一提的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在舉辦區議會選舉的過程中,對假消息的澄清工作做得十分高效而出色。例如在區議會選舉的Facebook的專頁上,就用一目了然的圖片和文字,澄清了「票站只開放3小時」、「投泛民和投建制分開兩日」、「中西區摩堅選區有人『混』票箱入票站」等誤解。即使在選舉結束後,仍有更多假消息,例如「今次區議會選舉有一半是廢票」、「政府打算讓在內地居住的港人可在明年立法會選舉投票」,令聶德權局長在Facebook上澄清。

可惜,不是所有公職人員都這般自覺守護香港的制度。例如「光頭警長」劉澤基先生在微博上發布了上述有關「區議會選舉有一半是廢票」的假消息,要求重新點票(後已刪帖)。此外,他之前也在微博上批評行政長官與示威者對話一事,並反問「這樣還是法治嗎?」。

凡此種種,都涉嫌違反《警察通例》第六章第34條和《公務員守則》第2章第2條,對警員和公務員政治言行的規定。當局應認真跟進,以維持市民對本港公務員制度的信心。

盧安迪  史丹福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

 

 

(編者按:盧安迪著作《自由的國度2──STEM教育與美國》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