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26日

黃永 政治誅心學

新聞愈假愈多人信?宇宙腦袋論

過去10天,閣下收到多少假消息、假新聞?有否困惑過為何總是假資訊才會令人加倍認真處理?最近一篇由神經生物學(neuroscience)研究員撰寫關於人腦構造和假新聞之關係的短文,意外地獲得西方傳媒界注意並成為業界潮文,當中的「宇宙腦袋論」(galaxy brain)也確實甚為有趣。

所謂宇宙腦袋論,乃是以宇宙比喻腦袋,主要涉及三種星體現象:

第一,是「彗星現象」──流星一閃即逝,卻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原來,神經生物學家早已發現,原來人腦處理跟情感及道德判斷相關的訊息,只需250分之一秒!而且這些訊息會產生累積作用:意思是當我們快速scroll過社交網絡各篇帖文的時候,即使沒有認真看,但一旦標題在認知系統(簡稱「腦海」)經過250分之一秒,只要當中的遣詞用字觸及自己的價值觀,其實便已經產生了反應──日後當我們認真閱讀某些有興趣細閱的文章時,這些累積的情緒反應便浮現,繼而會促使很多人廣傳或留言。

假新聞由於以挑動你的情緒為主要目的,加上政治又涉及道德判斷,因此與政治相關的假新聞,即使單純地不斷「碌」過這些標題,日積月累下也會催谷人類的情緒反應。

第二,是「平行時空」──更嚇人的是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假新聞能夠植入假記憶」。像最近發表的一個目前全球最大型有關假記憶的學術研究,參與實驗者全部均是去年愛爾蘭公投的選民,當中竟然有一半人肯定「記得」一件或以上完全捏造的事件,更有超過三分一參與者堅稱「記得自己親眼目睹過」這些從未發生的事件。

經進一步詳細研究後,生物學家發現以上現象應該跟側腦室下角前端上方的「杏仁核」(amygdala)有關:杏仁核會受情緒刺激,從而強化長期記憶,所以當短時間內接收一堆刺激情緒的假新聞後,沒有自覺去核實資訊的人,一般較易因而產生假記憶。研究也發現,人腦會在睡眠期間整合長期記憶──故臨睡之前讀了假新聞,又沒有時間求證便入夢,就有更大機會形成假記憶。

第三,是「超新星爆炸」──生物學家認為假新聞的威力不在其「假」而在其「新」:人類面討嶄新而未見過的訊息是,腦袋會產生「多巴胺」(dopamine),讓我們更想學習,希望知得更多。這就是為什麼新聞愈假反而更多人留意,因為大家覺得「趣」(例如中大有高達、高官大打出手),故此產生多巴胺,而多巴胺又跟期望獲得成果(reward anticipation)的反應有關:結論就是讀假新聞會獲得某種快感。

更重要的一點,是感官神經生物學的研究發現,原來人腦對從沒預期會出現的新資訊,才會採用較高層次的方式處理,於是假新聞愈出人意表,腦袋要花的時間愈長,耗用的能量也愈多──這解釋了為什麼「匪夷所思」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長期受注目,亦解釋了為何建制派抄襲對手的文宣手法,往往一敗塗地。

學者總括了以上一大堆研究,其結論也不是那麼複雜:假新聞當道,既不是政見問題,亦非良知問題……最主要還是人類肯不肯用腦的問題。的確,部分體積較大的超新星爆炸後,會產生黑洞──套入宇宙腦袋論,假新聞爆炸後,產生強大輿論壓力令周圍的討論空間扭曲,最後形成的黑洞把人的理智全部吸進去,智慧之光從此再走不出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