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9日

鄭赤琰

大學與政治

打從1960年開始在大學選修政治學以來,至今已60年,從未中斷過政治學的教研工作,也深明政治是什麼一回事;如果要我為政治下一個「定義」,4個字搞掂:「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所謂有人的地方便有政治,說的是人擺脫不了利益追求,因而產生政治。

大學應是追尋知識之地

霍布斯(Hobbes)的《社會契約說》(Social Contract),其觀點正是把人看成利益至上,因而打打殺殺,無法擺脫衝突,為了不想弄到自尋絕路,最終大家不約而同地找到一個共同「調停者」,由他來為大家排難解紛,這個「調停者」便是後來的「君王」,也即政府的產生。

早於25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索性把政治當成疾病,因為他身上永遠擺脫不了利益糾纏,有了疾病纏身,這種人當不成「哲學王」(統治者),要當統治者必須從小訓練到一無所求,完全擺脫利益困擾,只有這種人才能當王,管治國家與人民。

他這套見解寫在著作The Republic裏,由於太理想了,也被稱為「烏托邦」。孔子生在戰國時代,親歷各國互相征戰,為的正是爭奪利益。他曾周遊列國,企圖以「王道」勸王為善,失望之餘,退而從事教育,把堯舜禹以至周朝所行的一套「禮化」制度編成《禮記》當作教材;也作《春秋》把獨裁霸道、無惡不作的「暴君」罵到遺臭萬年,反之把堯舜的「讓王」當成「聖人」。

由上所述,可見中外從古至今都把政治當成「利益衝突」的東西,而政府的存在為的就是要管好利益分配的工作,以免大家為利益衝突,最後變成沒有贏家,如霍布斯或柏拉圖所見。

說了政治,再來看看大學又是什麼東西,如果要我為「大學」下個定義,第一點我想到的正好和政治相反,大學這東西完全不存在利益衝突,是個利益皆空的地方;第二點是大學不是追求利益的地方,而是追求知識的地方,追的不是現成的知識,而是從知識的最前線(New frontier)去尋求最新的知識。

為了要為大學排除所有尋求創新知識的阻力,大學被賦予一種有別於一般的自由,叫「學術自由」,這個自由特別為大學而設,為的正是要保證大學不受任何政治勢力的干預和干擾,讓學者與所有大學成員不為利益所牽掛,可專心一志地鑽研新知識,用這新知識去造福人類。當年我們看到的新知識不斷創新的世界,正是大學享有學術自由,不受任何政治干預和打壓的成果。這種為大學而特有的學術自由早已為全世界大學認同,成為大學正常健全發展共同奉行的必要條件。

政治進入大學校園

可是近期在香港發生持續4個多月的暴力政治運動,已由部分大學的師生參與而把政治帶進大學,最具體可見到的例子如下:

一、群體行動向校方施壓

要求校長與學生校友老師對話;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以受警察暴力受害者輪流發言,有說遭性侵犯,有說遭脫光衣服有辱尊嚴,有說遭過分暴力作人身攻擊,有說遭剝奪求見律師和家人的基本人權,有說被無辜拘捕……發言者情緒激動,顯然是自覺受到警方天大的污辱與委曲,發言過程中也不斷要求校長公開發聲明譴責警察暴力,並要求支持他們的五大訴求中的「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察暴力濫權。

在公開對話後,有校長同情學生遭遇,也同意如學生所願發表公開信,要求調查涉事警察,公開信給人的感覺是,校長已對受害學生的「證據」確信不疑,帶有責警的語調,有如中大校長的公開信。

在公開對話中,也有校長一再申明其「譴責所有暴力」,但學生不接受這個立場,覺得校長言下之意也譴責「黑衣暴力」,他們因而更加憤怒,要聲討校長,但校長不為所動,也不改變立場,不應學生要求發公開信譴責警察暴力濫權。如此這般鬧了半天,最後不歡而散;從此校長與其他行政人員出入都要受到「蒙面人」的聲討壓力,此案例見於公開大學校長的公開對話。

香港大學的例子是一波三折,在第一次對話中,校長張翔對學生的質問見招拆招,以理服眾,辯駁如流,在對話會上,學生無功而退,但校園的學運文宣卻不停聲討,甚至還發動全校學生投票,企圖迫使張翔就範,仍然見不到效果,最近見到中大校長發出公開信,港大學生捲土重來,走去圍堵校長住所,要求校長再對話,校長沒即時答應,之後校長出門公幹,由副校長接見學生遞出的訊息是不對話不罷休,看來學生是志在必得了。

還有理工大學所見,在畢業典禮上,有方帽子上台接受頒發學位時,全副「黑衣人」的面罩裝扮,校長不與這些人握手,也引發風波,從此校長不得安寧,其辦公室將被「裝修」當可預期。

二、校園充斥大量文宣

除了對話,各大學見到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文宣,絕不下於全港各處公共地方所見:什麼「不自由,毋寧死」、什麼「沒前途還讀什麼書」、什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什麼咒罵「黑警」的文宣、什麼「太子站殺人」、什麼「還我眼睛」等等……所有在街上看到的文宣,在大學與大專院校都不欠奉,當然也包括「連儂牆」的文宣。

三、隨時包圍校長

任何對大專院校的行政高層或老師,因着種種藉口,被視為對暴力政治運動不尊重、不合作,或公然堅持不表態的,因而有人受到群體包圍和困住,有受到人身威脅而不適送院的,有辦公室受到嚴重破壞的……種種遭遇,真是香港大專歷史前所未見。

誠如上述開章所言,政治是利益衝突的東西,眼前所見的大遊行與黑衣暴力政治運動,其訴求由反《逃犯修例》修訂,發展到全面反政府、反警察、反大陸而展開長達好幾個月的暴力衝擊。這是典型的政治,一方面出於反政府修例與追求獨立自主的政治訴求,這是今次政治運動的利益訴求。

當然,有反便有正的兩面利益衝突,對支持政府或愛國人士而言,他們是不能認同政治運動的。像這樣淪為暴力的政治鬥爭,作為追求學術自由的大學,根本不應該捲入這樣的政治鬥爭,何況大學是追求知識的聖地,根本沒有政治存在的空間,否則大學無寧日,何來做學問的環境?拜託拜託,願大家給大學一個free of politics的空間。Please!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