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20日

歐陽檉 文化論政

喺大學想教好學好有幾難?

沈大師(沈旭暉)經常說,在「教育阿里巴巴化、淘寶化、Uber化」的時代,大學仍然熱中排名,「影響因子」,其實早已和社會脫節,早晚會被社會淘汰,所謂「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誠然,在今天的互聯網世界,要聲有聲、要畫有畫、要字有字,電話也VR,一個人能上網近乎沒有不能找到的資料。當然,好書或優質資訊、名人大師班等仍然要付費,而且並不便宜。但大家同樣是付錢,還來大學上課,所為何事?

本科生忙碌應對

如果你是一個很犬儒的社會學家,你會說:上課只是一個manifest function,一個 avowed purpose。其實入大學是一個人成長的新階段,算是和家人有了一個交代,然後攞正牌享受群體生活、學習自主人生(住HALL、拍拖、做Part time、上莊),這些都是latent function。

在社會學上,latent function也是function!我見過不少學生從這些非正規的部分學到很多,有些更可以把處理問題、溝通能力等帶回學術課業之上,令人刮目相看。不過,這些方法有利比較外向的性格,不是每個人都啱玩。

其實,一個人在十多二十歲的時候面對複雜的社會,可以得到更有理論基礎和深思熟慮的引導,也是更好的。所以老師負責把宏大理論連結學生的感知生活場域,還是不可代替的角色,否則大學掌握了各種資源和機會,學生們某程度上一定要聽你話。但一方面學生徒添「求學必須求分數」的壓力,另一方面學生心內又笑你堅離地,大人細路各說各話,失去真誠溝通的誘因和空間,這樣只會離教育愈來愈遠。

碩士班逆流而上

我從來都很珍惜碩士班的學生。如果說在大學生活下成長是本科教育的latent function,那麼一個TPG學生每日放工飯都未食就趕來上課,除了懷緬校園外(這是主因!),還是為了什麼?當然大學仍然是一間沙紙工廠,而且在大學仍然可以吸到「仙氣」和知名學者rub shoulders。

其實一個人做咗幾年嘢,正正是時候認識文化、性別、宗教、社會等,如果搞不明白根本無以做人,所以我一向相信學生是來真心上課的。很可惜的是,香港政府一方面不斷鼓吹香港人要不斷增值,但UGC不但沒有支援自資課程,甚至要自資課程交租租用課室(據聞超時要再交),overhead和扣除,教授因為要任教「資助」課程的相關人工,不斷飆升。本人在課程評審會議上反應過,亦已紀錄在案,不過我人言微輕,同志仍須努力。

科層結構扭曲回饋

大學其實並不黑暗,因為它沒有比其他社會的範疇更黑暗。大學有回饋機制,如外部評核、學生問卷等。學生問卷是很弔詭的一環,你不能說它沒有,但效用也不是你所想的。

本科生遇到無料到、不喜歡的老師,有所謂「E爆」(evaluation)。但少年你其實不能E爆你的老師,反而RAE(研究評審)卻隨時E走了你最喜歡的老師!有默默耕耘、有研究實力、領過全學院最佳教學獎,還要面面俱圓的老師,最終也是拿不到長期合約(Tenure/Substantiation)。我見過,我真係見過!大學講師職系晉升階梯的消失,也令着重教學的人無法掌權。

其實同學的反饋,本來可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老師看了後汲收意見,漸進改進,一個課程翻教的時候可以不一樣,同學每一個微小的祝福或指正,老師是收到的。

不過,有些課程即使在內容充實、教學愉快、校內外有口碑、甚至滿足了各種冠冕堂皇的指標後,突然被要求匆匆下架讓路,皆因學系要達到所謂「收支平衡」。這些收支,其實有很多是大學內部的調配,但數目上落,足以影響課程的停開或加開。有些課程停開一些時間後,又隨時因應當時需要而重開,但到那個時候,可能已是人事幾番新了。

我不敢妄下判斷,因為設計新的課程、續教課程、接辦原有的課程,我都試過。大學當然拿得出教師的資歷證據,但一個課程最終是否落到有心人手上,其實有時純屬意外和僥幸。

大學撞向冰山?

有時候大學之所以可以複製一代又一代的成功校友,並不是大學本身的功勞,往往是仰賴收到最有天分的學生。所以,名校維持排名神話,又變回了大學高層的重中之重。

近年香港多了討論和報道「漂流講師」、大學教師合約、重研輕教等,令人開始關注我們的名牌大學是否出了問題。我本來不認為知識分子是一個應該獲得什麼優待的階級,大學教師更加不應該成為大家同情的對象!問題是,社會付出,大家付出,然後養起一部機器做着反教育的事,所為何事?喜歡知識、求知的滿足感,不應該在大學淪為最「剩餘」最「意外」的事情。

歐陽檉  大學講師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